■本报记者 王嘉明
11月17日,记者走进源汇区马路街街道交通路社区沙澧书画院,阵阵墨香扑鼻而来,只见书画院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书法、绘画作品,书画家们正围着书案热烈地交流着。
77岁的王耀先是沙澧书画院第一任院长,不停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山水国画。“我不知不觉已画了50多年。虽然我年龄大了,但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书画,传承书画文化是我现在的主要工作。”王耀先说。
“很感谢社区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创作场地。沙澧书画院从2012年发展到今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交通路社居委的大力支持。”沙澧书画院现任院长陶德宏说,书画院成立之初,会员不足20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加入进来。目前,书画院有骨干会员23人,其中部分会员是市美协会员、省美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省书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现在,越来越多喜爱书画艺术的人汇聚到这间小屋里。2022年,活动室升级改建后,沙澧书画院的活动举办得更加有声有色,坚持每周五上午集体活动,书画交流点评和名师讲座交叉进行,得到周边书画爱好者和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2023年9月,沙澧书画院被市文联命名为首批文艺创作研究基地。
“我一直在练硬笔书法,目前主要练习书写方式。”居民马女士告诉记者。“好多人刚来的时候都是从零开始。通过自己的坚持与不断交流,很多人进步非常大,一些人也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陶德宏说,“沙澧书画院成立以来,我们多次举办书画展和义写春联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举办各类书画展及讲座100余场次,展出书法、绘画作品1000余幅。
“练习书法和绘画能静心养性,有益于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自己热爱的笔墨表达内心情感,讴歌新时代、新生活。”陶德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