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1日 星期

优化环评服务 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熊勇力)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从优化服务政策、提前介入指导、实施审批改革、推动审批提速等方面持续优化环评服务,助力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调整服务政策,全程服务重大项目。调整优化“三线一单”,强化在重大项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方面的应用,并成立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为组长的环评服务专班,先后到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临颍县盛宏热力有限公司、临颍县建泰科技有限公司、漯河启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漯河新旺化工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进行帮扶指导。

主动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环评编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项目环评服务,采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跟踪指导等方式推进项目实施。3月份以来,先后跟踪和接受县区环评咨询70余次,完成漯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修订、舞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评调整等工作,对项目入驻前置条件进行了优化调整;整理总量平衡替代指标,为公司项目新增总量找好替代源,为项目后续联合会审铺平道路。

优化审批程序,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把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中17大类44小类行业项目纳入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优化项目环评办理程序,实现“就近办、网上办、一件事一次办”,全力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急需的项目环评办理;推行部分环评备案管理,对环境影响较小且项目数量较多的民生工程、生态环保工程等30个行业60类项目的环评,实行豁免办理或登记备案不跑腿办理;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数量较多的光伏和风电等环境风险可控项目环评实施“打捆”审批,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精简环评手续,助力经济发展提速。市生态环境局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由国家法定的60个、30个工作日分别压减至20个、10个工作日。优化环评办理程序,明确各个环节的办理标准、条件、权责、办理时限。11月份,为积极做好我市国债项目环评要素保障工作,市生态环境局针对国债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以赴做好国债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确保所有国债项目按时完成入库工作,提前完成了国债项目环评要素保障任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