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行政审批时限整体压缩80%以上,材料压缩率达51%,所有“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
全面推行“有诉即办”,在市、县两级共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9个,在54个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有诉即办”接办服务台,解决企业和群众“有诉即办”事项。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12项业务共享联办,实现12项业务“一网、一窗、一表”申报,当天免费办结。优化细化工改审批流程,全流程最长审批时限由38个工作日压缩至31个工作日,最短仅4个工作日。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占比提升至90.76%,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至90%以上,事项不见面审批占比提升至99.86%。
提升营商环境监督质效。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打造部门联合监管“双随机+信用+标准+智慧+靶向”漯河模式。创新跨区域、跨领域、多部门联合监管模式,与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合作,率先在全省走出跨区域、跨领域、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新路子。这一举措在《中国质量报》头版头条刊发宣传。深化信用监管,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助推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探索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模式,开发建立漯河市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系统。这一经验做法被省市场监管局采用并推送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跑出服务加速度
便民利企有温度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微信群里询问了一下,群里的服务专员立即回应并耐心指导,我当天就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从事预包装食品销售的吴先生对市市场监管局助企服务连连称赞。
今年9月份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从助企服务的“神经末梢”入手,建立助企微信服务群,开展政策宣传解读、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专员“一对一”精准服务拉近政企距离,为企业增效纾困“补元气”“减负荷”。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我市选派千名干部担任企业“首席服务官”,下沉企业一线解决问题、服务发展。各涉企部门主动担当,创新方式方法,相继推出特色鲜明的服务举措,为全市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创新政策计算器,推动政策落实清零,确保企业应享尽享。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推广“信易贷”模式助力企业融资,常态化开展线上银企对接。为强化用地保障,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实现项目建设“拿地即可开工”。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搭建用工对接平台,针对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新举办直播带岗、专场招聘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千方百计助力企业“长远跑”。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帮企业理思路、明方向,一大批延链补链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建设,推动企业加快倍增提速、跨越发展。企业家们纷纷表示:“政府给企业撑腰,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经营主体满意度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