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立足主导产业、“11+8”特色产业链和短板弱项,谋划和储备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构建完善的食品产业生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对上可争取、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落地即开工”;动态完善项目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源支持,加强“三库”联通更新,做到接替有序、滚动发展。要全面掀起项目招引热潮。围绕产业链中的关键链主企业和缺失环节,深化“双招双推”和“六职+全员”招商,建好用好驻外招商基地和专业招商团队,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平台作用,推动更多知名食品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品牌产品、创新生产线落户我市;坚持全市“一盘棋”,结合县区主导定位、资源禀赋,统筹招商线索、项目落地和资源匹配;提前谋划“双节招商”活动,主动与返乡企业家搞好对接,持续紧盯不放,推动项目转化落地。要加快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强化项目经营意识、市场意识,优化提升“四大办”协同联动机制,及时跟踪指导项目建设,定期组织开展监测调度,加快新投产项目入库纳统,加强文旅和电商项目的谋划培育,科学统筹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建设。要不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积极争取、精准使用专项债等上级资金,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央企对接合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带动引导社会资本注入;挖掘整合各类优质资源,进一步壮大平台公司资产,提升评级和核心竞争力;充分保障项目用地、环保、用能等,适度超前规划铺设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重大优质项目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