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整改整治的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落实落细各项整改任务,切实以整改整治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即日起,本报推出《整改进行时》栏目,报道各单位直面问题进行整改及取得的成效,接受群众公开评议监督。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蓝天碧水成了漯河的最美底色。”“环境好不好,蓝天、白云不会撒谎。”……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漯河蓝”已经成漯河网友的家常便饭。这是市生态环境局以科学措施全力治理污染的结果,也是该局大力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之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立足实际,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宣讲阐释、案例教学、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环保人,我们深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人员在节假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暗访督查环境问题;在凌晨开展非法排污突击检查,以实干将主题教育向纵深推进。
聚焦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和秋冬季重污染消除三大标志性攻坚战役为重点,强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开展9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截至12月16日,全市优良天数247天,同比增加25天,全省排名第五,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全面开展8条国控省控河流、27条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区雨污分流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地下水问题整治向纵深推进。优化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流程,今年以来共审批环评项目162个,核发排污许可证272张,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线一单”修订工作。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见证幸福。”“我手机里存了好多蓝天、朝霞、夕阳的美照。”……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人感觉漯河的环境质量不错。
聚焦问题整改,提升群众满意度。健全督察交办、闭环整改、追责问责机制,高标准推进整改。目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69项问题整改任务已全部按期完成,省委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督察交办的74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4轮次发现我市164家问题企业465个环境问题已全部销号,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做好生态环境污染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环境污染举报案件496件,案件办结率达100%。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环境质量改善形势仍较为严峻。”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目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