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

让孩子越来越独立


常说“我们试试”,给孩子机会做一些事,哪怕会出错会闯祸。

孩子非要自己倒米时,我也万万没想到他会撒得满地都是;孩子非要刷碗时,我对于刷碗能把衣服弄湿半截这种情况,也是缺乏想象力的。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开始要做什么事,是很难一次就做好的,指望一次就学会不现实,指望实践一次就高枕无忧,那也是高兴得有点早——一定要多多练习。反复积累经验的过程才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常对孩子说“我们试试”“你来试试看”,尤其是孩子有尝试的意愿时,千万别错过。即便要无数次收拾烂摊子,也要给孩子机会去尝试。

常说“你可以自己决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让孩子自己去选择穿什么衣服、晚饭吃什么、买什么样的文具、放学先玩还是先写作业……不要害怕孩子会把事情搞砸。对于每个人来说,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适当放权以示尊重,要让孩子有自己做主的经历,积累经验。无关紧要的事,让他们自己做主。应该做可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给出选项,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力。必须做的事情,要一起商量,让孩子提出意见,切忌“一言堂”。有了这些经历和体验,孩子会更有主见,考虑事情会更加全面,思想也更加独立。

常说“你进步了”“你完全能做到”,为孩子积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如果孩子自我评估是积极状态,那就有更大的内驱力,他可以持久地做好这件事;如果孩子自我评估是消极状态,结果大概率是不能坚持到底。家长常说“你进步了”“你完全能做到”,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鼓励孩子直面困难,并迎难而上,去突破、去积累自信,这样正面的认可比批评和打击更容易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才是孩子独立和主动的开始。据深度育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