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漯河的贾湖文化、许慎文化、食品文化、商埠文化四张文化名片,积淀着这片土地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沟通历史与未来的密码,给我们以统筹经济发展与文脉赓续的深刻启迪,让我们找到文化自信的支撑、精神力量的源泉。
一城烟火、一城繁华、一城文化。十里灯河流光溢彩,沙澧河文化风光带的建设打造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栖息地,衍生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旅风华。“食嗨漯河”灯会、5G元宇宙灯光秀、美食音乐节、端午龙舟赛、“漯地生花”文创集市、沙澧水岸嗨享一“夏”消夏集市、国潮演出、汉服体验、“只有漯河”千架无人机表演……美食与文化、碧水与灯光交相辉映,把“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愿景勾勒得愈发清晰,把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底色描绘得更加鲜明。正如漯河城市形象宣传片《今朝漯河》中的那句话:心中一暖,这座城市的烟火。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我,无一不是我。时间线与空间线交织,勾勒出的是不断奋进的历史曲线,是城市发展的拼搏姿态,是我们无数人的烟火人生。
“辛苦了,闺女。”杭州亚运会上,漯河姑娘吕扬和队友以6分42秒84的成绩夺得女子赛艇四人双桨比赛冠军。当吕扬从父母手中接过国旗披在身上向观众挥手致意时,镜头外的我们也不由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成就“全满贯”,逐梦永不止。没有什么可以拒绝不竭的汗水,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梦想的光芒。站在一年新的起点,回望一个个感人瞬间,在波澜壮阔的宏观叙事和烛照时代的细节故事里,“梦想”“责任”“奋斗”贯穿始终。
同居一座城,共建一个家。全面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拆墙透绿”、占道市场迁建、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等工作;新建13个“口袋公园”,规划建设11个停车场,铺设市民休闲乐道300公里,开通100多条学生定制公交线路,53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办好家门口高水平医院,打造省内外示范性教育智慧园区,全力推进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建设,解决企业生产供气、居民生活供暖问题,实现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市委、市政府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坚持用“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擦亮城市的幸福底色。
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乡村振兴大舞台、服务群众第一线……2023年,有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感动感怀。这一年,我们的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调研,陆续推出“岳飞与漯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现代化漯河建设 我们在行动”、《今朝漯河》之“三城”建设、和美乡村调研行、“十大战略 漯河实践 创新驱动”调研行、“今朝漯河·看‘三城’建设”抖拍视频大赛等重大主题和系列报道活动,用镜头、文字、视频讲述漯河故事、展现漯河风貌、提升漯河形象,同时在全媒体平台大力推送。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全方位展示了现代化漯河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之美、转型升级与产业发展之美、美食文化与烟火生活之美、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之美,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的绚丽篇章。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竿。从教育、医疗等普惠民生实事,到出行、休闲、如厕等群众身边小事……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干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在推动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动能转换、长远发展重大事项等方面勇于担当、事不避难、持续用力,把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的规划图一步步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时光无言,大道宽广。迎着新年第一缕阳光,“明天会更好”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东风浩荡,梦想催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不辜负岁月的人时光自有馈赠。祝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你,龙行龘龘,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