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当天,我市各社区和餐饮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将腊八粥免费送到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医护人员、孤寡老人等手中。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暖胃、暖心,还温暖了我们这座城市。
一碗腊八粥
情深意又长
■孙建磊
漓江路社区、滨西社区、汾河路社区、太行山路社区……从沙南到沙北,从铁东到铁西,昨天的漯河全城都弥漫着腊八粥的香味儿。
一碗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八粥,温暖了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身与心。当天凌晨两三点,市区各社区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一起,早早起来精心熬制腊八粥,然后送给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腊八粥虽是小小一碗,却饱含真情厚意:对他们辛苦劳作的感谢,对他们的关心和美好祝福。对于寒冷冬日早起的户外工作者、年老体弱的人来说,一碗腊八粥温暖身心。“近乡情更怯”“每逢佳节倍思亲”……相比平时,节日里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更需要关心和爱护。腊八粥虽是小小一碗,却能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相信明天更美好,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腊八当天,市区各社区熬腊八粥、送腊八粥,就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月饼之于中秋节、粽子之于端午节、元宵之于元宵节、麻糖之于小年,热气腾腾、精心熬制的腊八粥,不只是一碗粥,还代表着我们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习俗。这传承数千年的习俗里,有对丰衣足食、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向往,有对爱国、敬业、诚信、勇敢等美好品德的敬仰、追求。这传承数千年的习俗,不仅让我们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还让我们拥有独特的文化标签,成为我们自己。这传承数千年的习俗,我们不仅要心里有、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认认真真地过:提前准备大米、红枣、花生等食材,早早起来熬粥,让一家人喝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再给孩子们讲讲腊八的习俗、传说……我们的文化、习俗,就在一年年的熬腊八粥、喝腊八粥中传承。
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让我们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迎接欢乐、祥和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