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19日 星期

一碗腊八粥 温暖一座城

1月18日一大早,召陵区翟庄街道燕山路社区联合滦河路王忠圈胡辣汤店举办腊八送粥活动,为过路市民和辖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送粥。
本报记者 于文博 摄

1月18日,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举办“腊八粥香 情暖意长”活动。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摄

一月十八日,源汇区顺河街街道建西社区联合五一路红百粮八宝粥店开展“浓情腊八暖心粥 ‘驿’起行动传温情”活动。图为外卖员正在喝志愿者送上的腊八粥。本报记者 齐国霞 摄


1月18日,漯河市巾帼志愿者协会联合漯河筋叨生炝烩面馆在市三院住院部一楼大厅举办免费送腊八粥活动。图为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上腊八粥。
本报记者 齐国霞 摄


1月18日,郾城区龙塔街道淞江社区开展“浓情腊八节 温暖好粥到”活动。
本报记者 姚晓晓 摄


1月18日,源汇区顺河街街道戏楼后街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寒冬情暖 腊八敬老”活动。本报记者 孙 震 摄


1月18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当天,我市各社区和餐饮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将腊八粥免费送到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医护人员、孤寡老人等手中。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暖胃、暖心,还温暖了我们这座城市。

一碗腊八粥

情深意又长

■孙建磊

漓江路社区、滨西社区、汾河路社区、太行山路社区……从沙南到沙北,从铁东到铁西,昨天的漯河全城都弥漫着腊八粥的香味儿。

一碗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八粥,温暖了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身与心。当天凌晨两三点,市区各社区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一起,早早起来精心熬制腊八粥,然后送给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腊八粥虽是小小一碗,却饱含真情厚意:对他们辛苦劳作的感谢,对他们的关心和美好祝福。对于寒冷冬日早起的户外工作者、年老体弱的人来说,一碗腊八粥温暖身心。“近乡情更怯”“每逢佳节倍思亲”……相比平时,节日里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更需要关心和爱护。腊八粥虽是小小一碗,却能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相信明天更美好,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腊八当天,市区各社区熬腊八粥、送腊八粥,就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月饼之于中秋节、粽子之于端午节、元宵之于元宵节、麻糖之于小年,热气腾腾、精心熬制的腊八粥,不只是一碗粥,还代表着我们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习俗。这传承数千年的习俗里,有对丰衣足食、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向往,有对爱国、敬业、诚信、勇敢等美好品德的敬仰、追求。这传承数千年的习俗,不仅让我们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还让我们拥有独特的文化标签,成为我们自己。这传承数千年的习俗,我们不仅要心里有、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认认真真地过:提前准备大米、红枣、花生等食材,早早起来熬粥,让一家人喝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再给孩子们讲讲腊八的习俗、传说……我们的文化、习俗,就在一年年的熬腊八粥、喝腊八粥中传承。

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让我们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迎接欢乐、祥和中国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