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悠
儿子九岁,正是伶牙俐齿的年纪,生活中,我经常被他的金句吸引。
他正长身体,饭量颇大。前天晚上刚吃过饭团,没过一会儿又让我给他煮馄饨。我说:“你不是刚吃过饭团吗?”他说:“饭团只是我晚饭的草稿,馄饨才是正文。”有次辅导作业,我看到他因马虎而错误百出的卷子忍不住发了火,他眼泪汪汪地说:“妈妈,你的批评就像连环画,一张接一张,也像俄罗斯套娃,一套接一套。”
我有轻度强迫症,看到儿子作业本上的墨疙瘩恨不得赶紧用“摩易擦”除之而后快,但孩子的老师不让用“摩易擦”。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了就用“摩易擦”擦掉了几个,儿子看到后仰天长叹:“这种行为欺骗了老师。虽然擦掉了作业上的污点,但你品德上却有了擦不掉的污点。”
还有一次,他用零花钱买了一个氢气球,牵着它在河堤上玩得不亦乐乎。忽然线断,氢气球悠悠往天上飞去,他望着渐渐飘远的氢气球,感慨道:“唉!氢气球就像是崔颢的黄鹤,就像是我的童年,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这么能说,想必写作文不愁。他在家里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先清退左右,说有人在旁边影响他接收灵感的信号。我有时很想给他一些写作的建议,但他不大看得上我。他只相信老师,且有一句“名言”:“教龄三十多年的老师、活了三十多年的妈妈,你说谁经验丰富?”我听他这么一比较,那肯定是前者,为娘甘拜下风。
只有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他才大声喊我。我的作用仅是隔着门板向他描述这个字的写法,且此功能即将失效,因为他识的字日渐增多。最初他每写一二行,就骄傲地大声宣布写了多少字,接着继续写,写完一个段落再宣布一下字数,直到写完一页半,觉得篇幅够了,最后清点一下总字数,350字左右是标准,不少写,但也绝不多写。写够字数就大功告成,成就感满满。
他写的多是校园生活,有趣的课堂、有趣的课间游戏、有趣的同学等等。渐渐地,我发现了他的写作“套路”——每一篇作文至少有两处比喻或拟人。他写快乐时光短暂的句子总是“我的快乐如同一只过冬的燕子,慢慢地,慢慢地,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他写激动的心情总是“我的心变成了一只小兔子,跳啊跳的”,他写速度很快总是“我们像一群饿狼一样冲出去”……这些“套路”像一颗颗宝石,在他的文章里闪闪发光。
最近,老师每天挑出好文章在班上宣读。他被表扬过几次,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但愿他在写作道路上再接再厉,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