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 恒 董瑞丰
目前我国呼吸道疾病流行形势如何?怎么做好春节期间防控工作?重点人群如何防治?国家卫生健康委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已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感染病例以轻型为主。随着春节前后人员跨区域流动和人群聚集增多等因素影响,预计新冠疫情将逐步上升。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呈回落趋势,但仍是当前呼吸道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专家研判认为,2月份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
陈操建议春运期间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出行前密切关注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合理安排行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环境密闭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及时洗手、消毒,做好手卫生;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暂缓出行,症状较重时及时就诊;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老年人、儿童、严重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是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重点人群。陈操表示,这类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弱,感染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建议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中医在治疗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时如何发挥作用?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针对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首辨风寒风热,再辨是否夹燥、夹湿,最后再看体质是气虚、阳虚还是阴虚。如风寒感冒会出现怕风、怕冷、身体酸痛等症状,风热感冒会出现发热、喉咙痛等症状,根据南北方等地区不同进行合理调整用药。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不管是住院期还是康复期,患者食物尽可能细软,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建议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时,还要注意营养状况和代谢水平监测等。
春节期间慢性病患者用药如何保障?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朱兰介绍,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节日期间开设门诊,通过官网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开诊信息;家庭医生在节前为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开具最长达12周的“长处方”;除少数特殊药品、针剂类和胰岛素等有特殊配送和储存要求的药品外,居民可通过互联网医院配药。
据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