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4年2月21日 星期

郾城区 实干笃行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中科新材可降解塑料生产车间

泰格生物医药产业园

中科高科产业园

微康生物科技生产车间

安迈康农用益生菌研究院

16万亩高标准粮田

中原食品科创园

中原食品实验室

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

幸福渠


■文/张 星 图/本报记者 焦海洋

去年以来,郾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等工作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千方百计惠民生、优生态、促共享,奋力开创郾城食品创新核心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区“三区”新局面,绘就郾城发展新蓝图。

创新成势

加注高质量发展动力

正月初九,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笔者一行来到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见机器高速运转,工人正在控制屏前调控设备。“我们公司春节假期没有停工,产品供不应求。来自北京、上海的订单仍在加紧赶。”该公司副总经理赵笑天说。该公司是一家致力生产“国人自己的益生菌”的创新型企业,益生菌基因库有2.5万余株菌种,不仅生产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产品,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益生菌单体生产工厂,并与双汇、三剑客等50余家食品企业“联姻”,企业产品不断提档升级。

漯河启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药品在抗结核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漯河市新旺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的农药原料药占该行业全国出口份额的80%……在郾城区,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示范带动全区企业掀起创新热潮。

创新引领效应显现。中原食品实验室庞国芳院士工作站获批建设,国家食品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漯河)合作实验室成功设立,中原食品科创园研发主楼、研究生院等加紧建设。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泰格医药成为全市首家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微康生物、新旺化工、江山天安成为省级瞪羚企业。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安迈康农用益生菌研究院建成投用,微康生物成功创建河南省益生菌现代产业创新联合体。河南省药品许可持有人MAH持证转化平台正式挂牌成立。

项目建设后劲增强。2023年,郾城区谋划储备“十四五”重大项目652个,总投资4682亿元。其中,新纳入省、市重点项目30个;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55.6亿元。新签约杉林现代食品产业园、富利洋精密制造产业园、益恒源塔格糖产业园等项目31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8个。98个“开工一批”项目完成投资797亿元。获批第二批专项债券资金40.5亿元,位居全市第一。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0个,到位资金8115万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

人才会聚优势凸显。持续开展“青留雁 郾城行”青年英才招引行动,开展“北京大学·郾城区”双向交流活动3期(次)。持续发挥郾城“1+N”专家人才服务团作用。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出台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17项“硬政策”,全方位做好“软服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才引智举措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竞相落户郾城,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施展抱负。

民生聚势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郾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实事和惠民政策落实,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用心用情办实事,尽心尽力解民忧,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该区去年改扩建幼儿园4所、中小学6所,实现公办幼儿园镇级全覆盖。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实现教师资源校际动态合理配置。8个教育集团的70多所城乡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惠及学子1.9万余人。成为全省社区教育示范区。一所所好学校建在家门口,一名名优秀教师就在身旁,郾城区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中国生态好粮油示范区、省级制种大区等,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区资金奖励。实施乡村建设项目65个,建成“四好农村路”12条。成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效明显县区。孟庙镇西营村等8个村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新店镇齐罗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就业形势稳定向好。郾城区积极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2023年累计培训15175人,新增技能人才8400人。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一方面,拓宽就业渠道,稳住就业基本盘,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另一方面,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倍增器”效应。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为抓手,为小微企业和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复工复产、持续经营注入资金活水。

民生工程有序推进。打通淮河路西段,拓宽海河路,启动沟张、辽河路新市场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9个。实施“拆墙透绿”行动,拆除机关单位围栏围墙61处、施工围挡3万多平方米。新增加供暖面积65万平方米,新增雨污分流覆盖面积8平方公里。新建滨水乐道57.2公里,沙河城区段入选全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在全市率先实现镇级全覆盖、实体化运转。省级“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实现全覆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88起,化解率达97%。

围绕“三区”建设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力打造食品创新核心区。充分利用中原食品实验室院士团队,搞好食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为漯河5000亿级食品产业提质赋能。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重点,以中原食品科创园为核心,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原食品科创城。积极承接中原食品实验室成果转化,探索“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模式,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产业。全力集聚创新优势,推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等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加强合作,强化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高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围绕中原食品科创园,充分利用院士团队自身流量和优势,引导动员澳大利亚妙可乳制品、力衡临床营养品等更多项目在郾城落地。

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在食品添加新材料领域,着力延伸“益生菌+”产业链,持续拓展益生菌在饮品、烘焙食品、膨化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致力打造塔格糖产业链,积极推动塔格糖一期1万吨项目建成投产,尽快启动二期4万吨项目建设。在功能食品领域,全力打造恒达益生菌薯片、缘动力富氢水等功能食品饮品品牌。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快推进泰格医药大数据中心等运营建设,支持裕松源药业、启福药业发展壮大。在医疗器械领域,大力支持莲花医疗器械、埃纳生医疗器械转型升级,加快推动迈瑞医疗仓储物流项目落地。在养老服务领域,加快漯河养老产业园建设,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环保新材料领域,先行先试禁塑工作,推动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成立全省可降解塑料协会,推动中科新投(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实现年产50万吨可降解塑料制品目标,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做好样板示范。

全力打造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区。在研究城市内涵、消费支撑、美食产业、文旅文创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动中心城区提质。配合建好沙澧河文化风光带,重点打造以美食文化体验为主的金沙滩核心区、以文化展示为主的红枫广场核心区、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主的“两湖”核心区,突出培育武林风、美食城、博物馆、汉服馆等10个左右特色片区,推动“文化+旅游+美食”深度融合。强化总部经济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三产、刺激消费,大力培育会展经济、夜间经济、街巷经济、网红经济,构筑消费新场景,再造消费新空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建好人民满意的小区,大力构建“幸福社区+幸福小区+红色驿站”的幸福郾城服务体系。扎实做好保交楼、问题楼盘化解、回迁安置等工作,让群众尽快住上新房。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防范化解财政金融、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和谐郾城。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郾城区委书记李新伟表示,新的一年,郾城区将进一步鼓足干的劲头、砥砺拼的作风、积蓄进的势能,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幸福渠水系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