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2月23日,南京一小区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应急管理部2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将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目前,全国各地按照会议要求,正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经济实用、环保轻巧等优势,成为市民日常出行首选,且保有量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问题亦十分突出,存在安全隐患。
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问题,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早有明文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但现实生活中,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现象依然存在,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为何有人对规定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在笔者看来,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个别人安全意识淡薄,抱有侥幸心理,总想着意外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二是公共充电设施紧缺,满足不了居民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需求。
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整治,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既需要从生产、销售等环节把好产品质量关,也需要从末端把好小区管理这一关。除了市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外,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加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满足市民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乱象,根除这一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