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3月7日 星期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代表委员审查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新华社记者

6日,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审查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代表委员们认为,计划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基础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国家账本”的预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年主要收支政策和预算编制等要求。

稳预期: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实现了政策取向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委员说。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057亿元,增长2%;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通过发行国债弥补,比2023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发行10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辽宁省财政厅厅长姜小林代表在审查预算报告时,对2024年财政支出的相关安排划上记号。

计划报告中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代表认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等宏观政策取向,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正是当前民营企业需要的发展条件。”细读报告,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代表信心满满。

出实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计划报告安排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位列首条,这让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感到自己的企业找准了发展方向。

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可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不久前,赛力斯超级工厂在重庆两江新区建成投用,问界M9在现场完成首批交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代表对“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相关内容格外关注。

“要真正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很重要的抓手就是科技成果转化。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探索企业与高校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机制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企业,赋能产业。”孙东明说。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计划报告对“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部署。

中国中化董事长李凡荣委员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农村数据共享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计划报告中提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代表感同身受。“天津港拥有‘智慧零碳’码头,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到港口绿色低碳转型中,把港口建设得更加绿色、更加智慧。”成卫东说。

增福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代表委员们认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对多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政策举措作出安排,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面临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委员说,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细化稳就业促就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组合拳,让稳就业政策扎实落地。

为支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今年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649亿元、增长5%。对预算报告中提到的“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长龚健梅委员格外关注。

审查预算报告时,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河滨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代表首先找到“养老”相关内容。

袁姝所在的社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占常住总人口数28.5%。近年来,当地围绕划定的140个城市生活圈,积极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河滨街道已建成3个养老服务站。

她表示,报告不仅提到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也提出支持做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老年助餐、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等工作,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有望得到细化和深化。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