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2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沙澧河风景区“喜迎新春 洋溢浓浓年味”;2月22日,国际在线平台海外社媒账号分别在“油管”(YouTube)、“脸书”(Facebook)发布沙澧河新春元灯会的热闹场景;2月24日,沙澧河风景区元宵节无人机表演被新华社快看发布报道,视频播放量、转发量过千万……今年以来,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再次出彩全国、走向海外。
去年6月30日,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强调,要加快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文旅文创产业成支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注入新动能。
去年10月10日,全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明确,我市将实施文旅文创发展“增总量、提质量、缩差距”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实施方案确定的“七大工程”,初步建成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足、文化辐射力强的文旅文创产业引领区,逐步使全市文旅体产业由相对较弱的基础产业成为GDP贡献占比较高的支柱产业,将漯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仔细分析,沙澧河风景区“火”的背后有三个原因:
创新运用实现优势再造——沙河、澧河穿城而过,市委、市政府在沙澧两河四岸添绿布景、精心规划,为广大市民打造了一条生态长廊、观光长廊、休闲长廊,两河四岸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为漯河提供了独有的文旅资源。(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