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菊
“老师,我看见桐桐的书桌里有蚯蚓。他又带虫子来了!”下午,我刚进教室,几名学生一拥而上,跑到我面前告状。
我安抚好他们,然后走到桐桐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两手一摊,抢着说:“老师,我没有……”我问:“没有什么?”他继续解释道:“没有带蚯蚓……”
“有没有蚯蚓不是老师想问的,我想知道你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吗?”我问。
“有!老师,因为刚下过雨,我来的路上有好多小水坑,我边走边踩水坑……”他提高了嗓音,“在一个水坑边上,我看到一条蚯蚓一动也不动,一半身子被人踩扁了。我怕它死在那里,就把它带来了。您看!”他说完就掏出铅笔盒,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我看见一条蚯蚓躺在几片树叶上。
周围的学生忍不住好奇,上前围观。一名学生说:“真吓人!”桐桐赶忙用树叶盖住蚯蚓,迅速合上笔盒。
我问桐桐:“你不害怕吗?”他答道:“不害怕!它身上黏黏的、湿湿的,可好玩了。”我笑着让他坐下,然后走到讲台上,让大家安静下来,大声说:“同学们,桐桐带着蚯蚓来,是心疼它没人管就会死掉,不是想要吓唬我们。另外,他还有一段故事讲给大家听呢!”我把桐桐请上讲台,让他给大家讲一讲他和蚯蚓是如何相遇的。
听桐桐讲完故事,同学们的脸上出现了认可的表情。桐桐没讲够,我和学生也没听够。课后,我和桐桐悄悄约定,在每堂阅读课的“故事分享”环节,我都留10分钟让他讲昆虫的故事,但条件是不再把虫子带到学校来。
蚂蚁、瓢虫、毛毛虫、蚂蚱……一开始,他只会简单说说这些昆虫的概况。后来,他越讲越精彩,讲昆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他讲的与昆虫有关的故事让大家学习了很多新知识。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讲述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了。于是,我拿出前几天在网上买来的昆虫类图书《昆虫捉迷藏》《瓢虫娜娜在哪里》《青虫奇利利去散步》《和雨蛙爸爸一起去采集昆虫》《蚯蚓日记》等,领着他们一起读。
我还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放在班级图书角里。有一段时间,那本书成为班里最抢手的书。没有抢到书的学生就去问桐桐,桐桐像“小老师”一样认真解答各种关于昆虫的问题。很多学生也成为研究昆虫的“小专家”,争着到讲台上分享自己知道的昆虫故事。
学生把我买的昆虫类书籍全部读完后,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在我和学生一起阅读的日子里,一些东西在消融,一些东西在生长,我听见了生命拔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