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将
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美发、洗车等行业兴起“先付款、后消费”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可以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双赢:商家以此回笼资金、锁定客户,消费者从中得到一定优惠。但在现实中,这种原本可以实现双赢的消费模式却乱象频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3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细数预付式消费“六大问题”:经营者违规售卡、经营者拒绝开具消费凭证、经营者服务承诺兑现差及变相涨价、消费者办卡容易退费难、经营者跑路消费者挽回损失难、消费者维权难度大。报告还提出了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立法、强化预付式消费行政监管、加大预付式消费司法救济力度、重视发挥消协组织作用四点建议。
对于预付式消费“六大问题”,全国多地积极探寻应对之策。比如,浙江、河北、山西等地,在修订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时,对预付式经营者行为、预收资金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北京、上海等地,针对预付式消费进行了专项立法,并取得了可喜进展。这些探索为规范预付式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为国家层面相关法律的制定或完善奠定良好基础。
在笔者看来,要实现预付式消费健康有序发展,除了加快立法、强化监管外,商家和消费者也需共同努力。对商家来说,诚实守信是企业立身之本,要自觉抵制各类不良营销方式,只有把心思花在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上,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对消费者来说,预付式消费是“先付款、后消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依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因此办卡前要了解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规模大、证照齐全、经营状况较好、服务质量佳、诚信度好的商家,做到理性消费,切勿贪图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