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星期

漯河 专“芯”致志育良种



②市农科院超级小麦课题组试验田。




①工作人员正用镊子挑出雄蕊。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这两天我在为找不到能干的工人犯愁,年龄大的眼花干不了这个精细活儿,年轻人又都在工厂上班。”4月15日上午,在白云山路西边市农科院超级小麦课题组的试验田里,市农科院小麦所副所长赵永涛正在督促工作人员加快工作进度。翠绿的麦田中,工作人员手拿镊子,或蹲或坐在一株株小麦前聚精会神地将一个个雄蕊挑出。

种子这个农业“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关涉农产品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坚决扛起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政治责任,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一粒良种“十年功”

眼下,我市的小麦已进入孕穗期,再过几天就进入扬花期。“小麦杂交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这两天。我们把雄蕊从麦穗里挑出来的这个工序叫‘挑麦花’。”正用镊子“挑麦花”的市农科院工作人员望俊森是个“90后”,虽然在基地上班仅两三年时间,但已算是个“挑麦花”的高手了。雇请的工人半天挑20穗,望俊森能挑50多穗。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成型前,每粒麦子包含一个雌蕊和三个雄蕊。“一旦遗漏一个雄蕊,将来整穗小麦就淘汰了。”赵永涛边走边给记者讲述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我们将每穗小麦的雄蕊挑出后,还要给麦穗套上纸袋,防止别的小麦花粉交叉授粉。等雌蕊成熟了,工作人员再用‘父本’的花粉对这些挑出雄蕊的小麦进行人工授粉,再套上纸袋等待成熟,最终可以形成杂交种子。”

赵永涛介绍,利用不同的小麦品种,或者某一小麦品种和其他近缘作物杂交选育一个新的优质品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所以小麦杂交选育新品种成功率较低。“我们选育出来的漯麦76现在已经被推广应用,前后整整经历了13年。”赵永涛告诉记者。

小麦新品种组团参审

春雨过后的田埂有些湿滑,记者跟随赵永涛在一块块试验田中了解每粒漯河良种的诞生:和长穗偃麦草杂交多年形成的麦穗比普通小麦穗长出一半,和节节麦杂交出来的高产小麦抗病、抗倒伏,不同小麦通过优良基因组合形成的新品种抗旱、耐涝、早熟……每个新品种背后,都饱含了科研人员多年的刻苦钻研、含辛茹苦。

“这个是咱们的漯麦系列,有的正在报审,有的已经通过国家级审定了。”来到一个个标明小麦品种的红牌子前,赵永涛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着。

(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