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星期

人生旅途因读书而有趣


■曹 敏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村里来了十多名知青。3名带着书和口琴的男知青分派到了我家。后来,3名女知青被我们村的学校聘为教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唱歌、跳舞等。我们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文明的曙光也照了进来。知青成了我的偶像。我从他们那里寻到了《西沙儿女》剧本和《沙家浜》《红灯记》等书,书中的人、景、事牵着我的心。我沉醉其中,尽情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那是多么有趣、丰富的大千世界,比起半温饱的现实生活美好很多。当时,我偶尔会在作文的结尾加几句顺口溜,唱歌时也会即兴改歌词。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我诗歌的启蒙期,灵感缘于那些我看过的书。

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但是,农村孩子能读到的书很有限。五年级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到生产队轮流干活,我心心念念的却是读书。于是,我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欧阳海之歌》。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让我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父亲让我去菜园刨地。我带上工具,也带着那本书,结果沉醉其中忘了刨地。父亲大发雷霆,说如果下次再这样就烧了我的书。虽然知道父亲是吓唬我,可我还是感到惭愧——因为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要帮家里减轻负担,父亲对我的劳动要求不算高,对我读书也是大力支持的。

后来,我用平时积攒的零钱买了第一本小说《闪闪的红星》,看得如痴如醉。我看完书就给身边的玩伴讲解,讲完还想看新的书。可当时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哪有钱买那么多书?于是,我萌发一个念头:好好学习,以后去书店工作,那样就可以不花钱读很多书。这就是一个穷孩子的初心——与书结缘,快乐阅读。

转眼到了高中。繁重的课业之余,我省吃俭用,订阅了《少年文艺》《辽宁青年》杂志。高考落榜后,我决定复读,忙里偷闲借阅同学的课外书,其中有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和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因为阅读内容广泛,我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进入师范院校后,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阅读书目,我还阅读了大量的自由诗,摘抄了很多好的诗句。诗歌读多了,就有了写诗的冲动。每次灵感来了,就放下正读的书即兴作诗。在学校一次活动中,我写的《黄河魂》被展示,并收到不错的反响。这使我多读书、读好书的信念更加坚定了,读书也更加用心了。

除了诗歌,我读小说更多。因高中时代的阅读情结,我最先读的是冰心的小说集,光读书笔记就写了一本。我前期的作品深受其影响。

几年的大学时光飞逝而去,读书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毕业后,我走进校园教书,从此每日与书结伴,妙不可言。我把一半工资都用来买书、订杂志。《星星》诗刊、《文艺报》、《随笔》等订阅多年。虽不在书店工作,儿时的愿望也算实现了。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与多读书、读好书成正比。书读得多了,我的教学工作自然游刃有余,荣获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读书也使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毕业第二年,我发表了处女作《困惑》,并在一些杂志上陆续发表诗歌和散文。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读书的要求也有了变化。我努力扩大阅读范围,国学、历史、哲学均有涉猎。2008年,我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后,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季节故事》、诗集《青色的迷茫》。生命不息,读书不停,写作不止。读书让我的写作之路更宽更广。

一路走来,读书让我的精神世界丰盈而富足,也让我的人生旅途变得生动而有趣——我看到了更多的景致,也体会了多样的人生况味。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