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晓晓
“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师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有亲和力,善待学生、关爱学生……”5月7日,在源汇区嵩山路学校,回顾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历,师燕子侃侃而谈。
师燕子担任班主任24年来,身正为范,时刻谨记以实际行动诠释师者本分。讲台上的她,从容自若,入情入境;和学生在一起的她,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充满童心和爱心。她一直将成为有温度的老师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用热情与真诚对待工作和学生。
为了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她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她常常与学生谈心聊天、组织各种活动,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帮他们疏解心理压力。师燕子班上有个叫宸宸(化名)的学生,在班里有很多好朋友,课堂上,他的发言总能赢得同学的掌声。而在三年前,宸宸和现在判若两人。
“一年级刚到我们班时,他非常活跃,不仅坐不住,还会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就地打滚,或在地上爬行,他很少和同学交流,而且说话吐字不清。”师燕子说,想和他交流,得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和手势,连蒙带猜地转述他的话,再让他确认是否正确。
为了能随时处理他的突发状况,师燕子将他的座位安排在讲台旁。三周之后,又让他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安排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孩作他的同桌。没想到,他的转变由此开始了。“我发现他特别喜欢科学,就引导他阅读相关书籍,同时我也会读,便于和他聊天时找到共同话题。慢慢地,他就经常和我聊天、讨论。”师燕子说,经过三年的努力,宸宸不仅吐字越来越清晰,在班上的人缘也越来越好。
在教学上,师燕子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采用“读经典 学做人”的治班方略,教育学生把经典诗文中的道理转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开设“小先生讲堂”微课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设计电子报刊发表学生习作;精心打造书香班级,与学生共读共思,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书单。
师燕子还积极参加源汇区小语工作室活动,并积极承担展示课任务。多年来,她先后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市“说文解字进课堂”二等奖、源汇区优质课一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