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丹
广迎四海宾朋,共商食品未来。5月1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将如约而至。
漯河以食为媒,从2003年至今已举办二十届食博会。食博会先后5次被商务部列为重点引导支持会展,被中国会展财富论坛评为“十大产业展览会”和“最具品牌价值展览会”,2018年被中国会展产业大会评为“改革开放40年·40个品牌展览会”之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每年在食博会期间发布的食品产业信息数据,成为国内食品行业的风向标。
会展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形象的瞭望窗,对产业、经济、发展、消费等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食博会这张漯河的“金名片”越擦越亮,“乘数效应”加速显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以展促产强内核
助推食品产业升级
2023年的第二十届食博会,全国26个省(区、市)和东盟10个国家的1142家企业参展,237个采购团、23480家采购商到会采购,入场人员达30万人次;参展企业意向订单签订率达97%,现场交易额和线上线下意向采购额达473.07亿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2022年度及2023第一季度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市发布两个预制菜团体标准……经过二十余载匠心躬耕,食博会已经成为全国食品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重要展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前来洽谈采购、投资合作。
立足食品产业优势禀赋,漯河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食品产业发展作为全市首要工作来抓,孕育了全球肉类服务商的领军者双汇、全国著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南街村集团、中国辣味休闲食品的开创者卫龙、绿色营养健康食品的领跑者中大恒源、未来食品的探索者微康生物等为代表的传奇企业群体,吸引了可口可乐、美国嘉吉、美国杜邦、中粮集团、旺旺集团等众多名企投资发展。据统计,漯河6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内的项目,80%以上是通过食博会引进的。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是河南万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对漯河来说,食博会是连接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平台,是畅通经济循环、撬动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流量”。在去年的RCEP国际合作论坛(河南)上,我市有75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317亿元。这些项目涵盖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领域。其中,超10亿元项目15个,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投资项目24个。随着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落地,漯河食品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目前,漯河食品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完善丰满。漯河豫鼎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已连续参加十四届“家门口的展会”,并通过食博会寻找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加快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带动产品提质升级。该公司董事长曹现立说,今年除了展出多款即食类食品,(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