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名片
临颍经济技术开发区
■韩 静 臧佳佳 版式/付广亚
● 中国休闲食品之都
● 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 中国数字辣椒之都
● 全国调味品十大生产基地
● 中国食品饮料包装基地
● 中国肉类食品配料产业基地
● 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 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
● 中国十大木业产业园
● 全国绿色创新示范园区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 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 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 河南省县域工业30强
● 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
这里,生产出全国三分之一的零食,是中国休闲食品之都;
这里,以休闲食品为龙头,形成了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竞相发展产业格局,实现县域经济“成高原”;
这里,实现了从普通农业县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正在全力向千亿级工业新城迈进。
近年来,临颍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以“六争”(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争示范、争荣誉)为抓手,按照“一战略、一目标、一定位”(“一战略”即坚持“项目为王、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一目标”即高质量建设“两城一区一家园”奋斗目标;“一定位”即“一都两区”发展定位,打造休闲食品之都、智能制造集聚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方向,稳住基本盘,紧抓全省打造郑漯现代食品产业带发展机遇,持续做强食品产业,着力打造全国县级层面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产业链条最完善、行业影响最广泛的休闲食品之都;培育增长点,因时因势做大智能制造、新材料两个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将聚焦“专、精、特、新”,紧盯精密制造、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居产业链发展方向,加快培育百亿级产业;全力做大铜基新材料、合金材料、超硬材料三条产业链,以大项目拉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过程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抓工业促转型,力促千亿工业新城建设提速增效。临颍县持续推进链群发展提升行动,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群规模能级。食品产业方面,紧盯高端化、营养化、餐桌化、美食化发展方向,全力做优面制品产业链、烘焙膨化食品产业链、饮料饮品产业链、肉制品产业链、调味品产业链和大健康营养食品产业链等6条特色产业链,持续擦亮中国休闲食品之都“金字招牌”。智能制造产业方面,聚焦“专、精、特、新”,打造智能制造集聚区。发挥板材供应、行业标准等优势,推动本土板材企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方面,紧抓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获批机遇,全力做大铜基新材料、合金材料、超硬材料等3条特色产业链。推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进创新引领提升行动,加大“双招双推”力度,营造尊重人才、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创新在临颍大地蔚然成风。
抓项目扩投资,力促高质量发展更具支撑。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临颍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狠抓项目谋划,做好项目立项、土地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做到对上可争取、对外可招商、对内可落地。用好“四大办”统筹会商等机制,制定落实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强化要素保障,提速项目建设,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落实好征地拆迁和土地收储工作机制,进一步压缩土地供应周期,持续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千方百计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抓招商增后劲,力促招大引强攻坚突破。突出精准招商,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动态更新“两图一表”,按图索骥引进龙头型、基地型、补链型项目,开展靶向招商、填空招商,打造食品产业全生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建强“六职+全员”、驻外专职人员、第三方专业团队等3支招商队伍,大力推行定点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实施基金招商、干部挂职招商。坚持无谋划不招商,健全重大项目信息首报、快速预审、研判考察、专班服务等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招商实效。坚持以招商引资论英雄,深入开展比武竞赛活动,实行周调度、月讲评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办法。
抓“三农”强基础,力促乡村振兴争先出彩。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推行“三长融合”工作机制,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行“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育强乡村特色产业,以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为牵引,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典范。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依托“五星”支部创建,提升乡村建设、治理水平,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乡镇全覆盖。抓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加快建设引澧入颍水源置换和水系连通工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抓建管增内涵,力促城市功能更完善。强化规划引领,编制融入郑州都市圈规划,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4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启动漯颍快速路、许信高速引线和城区水系综合提升规划。强化规划刚性执行约束,严格落实县规土委工作规则,实行县规土委全体会议、联席会议分级决策机制,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道会、建设‘一盘棋’”,保持违法建设、违法占地治理高压态势,有违必治、有违必拆。加快城市更新。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城市“里子”工程,加快完善城乡防汛排涝设施。实施旧城改造提升工程,启动生活垃圾处理场综合开发项目。狠抓精细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坚持量力而行,集中有限财力办好群众急需急盼的小而美、美而暖的民生实事,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健全城市管理统筹领导、县直部门分包、职能部门联合执法、网格化管理、常态化保洁等机制,形成大城管合力。以点带面,打造人民路、颍川大道等文明示范街,创建一批示范游园、广场。突破管理难点,下大力气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实现老旧小区管理全覆盖,管好用好公厕等便民设施。强化城市经营理念,盘活资源,以城养城。对供气、供热、供水、垃圾清运等特许经营权进行中期评估,增强保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抓改革优环境,力促发展优势更加彰显。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论何时何地,只有营商环境够舒心,政企合作才能更同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全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108条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以“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为牵引,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持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对高频事项再压缩环节20项以上、材料50项以上,“有诉即办”接诉响应率达到100%。办好8512345便民服务热线,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影响力。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围绕产业链群培育、企业降本增效搞好服务,落实好助企纾困各项措施,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影响发展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全力护航企业发展,让企业在临颍有事好办、备受尊重。
抓民生增福祉,力促发展成果普惠群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让临颍学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深化集团化办学等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区域特色名校,加快创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改造提升城乡学校26所,加强学校消防、应急等安全设施建设,全力守护好孩子的人身安全。提高健康医疗水平。大力实施健康临颍行动,深化“五医联动”,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标改造乡镇卫生院,打造一院一特色科室。扎实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促进更可持续就业。实施乡镇敬老院智慧化改造,持续扩大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病保险制度,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焦海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