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6月13日 星期
全市检察机关
“公益诉讼+”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火墙”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依法能动履职,以“公益诉讼+”办案模式,推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火墙”,以公益诉讼之力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公益诉讼+综合履职”,加强内部协作,凝聚办案合力。针对公益诉讼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线索隐蔽的特点,创新实施“审查、调查、侦查”三查融合机制,针对刑事检察部门办理的食品药品领域一审公诉案件,在案件受理时着重审查是否涉及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将发现的案件线索及时通过内部线索移送机制移送至公益诉讼部门,确保同频共振。办理的督促整治无人售货店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一案中,根据刑事检察部门移送的关于无人售货店超出经营范围违法销售添加有违禁成分保健食品的案件线索,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排查全市无人售货店40余家,对3家销售添加有违禁成分保健食品的无人售货店进行查处,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无人售货店的经营秩序。

“公益诉讼+府检联动”,优化协同治理,回应社会关切。持续深化落实“府检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在食品药品领域与行政机关建立协作配合机制,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领域公益受损问题,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卫健委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在全市开展抗抑菌制剂违法添加、散装零售食品生产销售等专项监督活动,并积极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对行政机关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堵塞监管漏洞,消除食品安全危害。针对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的部分养殖户未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就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的情形,在全市开展专项排查,督促畜牧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完善全市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制度,并强化无害化处理指导,引导养殖户规范化、合法化处理病死畜禽。

“公益诉讼+科技赋能”,探索注智赋能,提高监督效能。不断探索“业务+技术”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构建“检察技术+公益诉讼”协同办案新格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聚焦蔬菜大棚、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菜篮子”安全问题,动态监控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水产养殖重金属超标、兽药违法添加等指标,并关注外卖、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为案件线索初查提供及时有效的判断依据和导向指引,极大提高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效率。针对早餐店油条违法添加明矾致使铝超标的问题,对全市70余家早餐店进行排查,依托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对取样油条进行快速检测,共发现油条铝超标的早餐店4家,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规范早餐店食品经营者行为,切实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李红娟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