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见习记者 张 赢
“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在上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就订了《中国少年报》,为我埋下了热爱阅读、热爱文学的种子。通过读书,我走出农村,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拥有了不错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生活。”今年54岁的包广杰是一名检验科医生。除了忙于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读书、创作,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读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恒久坚持,更需要从小培养。包广杰是幸运的,父母都曾是老师。在父母的指引下,他从小养成的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伴随他走过了校园时光。“小时候,因为读书多,我作文写得好,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在全班朗读。中考时,我语文考了全县第一,后来又考入卫校。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读书的意义。”包广杰告诉记者,进入卫校后,他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文学作品,课余几乎都与书为伴,还在校报发表了一些通讯、诗歌和散文。
毕业后,包广杰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工作中他尽心尽力,闲暇时便在书海中遨游。他经常参加读书会,认识了一些省内外的文学名家和文友。1989年,他以“漯河美景”为主题,发表了第一篇散文《窗外》,随后陆陆续续在《人民政协报》《河南日报》《佛山文艺》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约35万字。如今,他已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漯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曾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市文艺精品奖等。
“小时候,我的性格比较倔强。后来,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温和,并通过读书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包广杰说,平时,他会鼓励和带动身边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也会在暑假召集大学生举办“读书沙龙”。
凡事讲究方法,读书亦不例外。包广杰主张书籍应当“择用”而读。他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采取速读、通读法,读一些内容较为轻松的书;利用整块时间,逐字逐句细读一些相对深奥的书,并反复琢磨研究。“我年轻时对很多题材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看。后来,随着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发现科学且合理地选择阅读书目、安排阅读时间可以‘事半功倍’。”包广杰说。
“失意时,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寻人生的方向;得意时,读书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年轻时读书,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年长时读书,可以拓展生命的长度与宽度。”包广杰说,在他看来,读书的意义是润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