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提供创业指导、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投资对接、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等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保障,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秦保强强调,要做实项目支撑,源源不断把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的增长点。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和食品工业、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接续谋划实施一批“三个五百亿”创新引领性项目。谋划实施一批从“有”到“优”类项目,变“普通产品”为“优质产品”,变“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变“有品牌”为“有美誉度”。谋划实施一批补短强弱类项目,围绕食品门类、食品链条、食品功能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不断完善“食品+”产业链群,加快“三减三健”食品、特医油脂、宠物食品等项目落地。谋划实施一批爆品开发类项目,聚焦前端市场发现、后端成果转化、精准匹配客户,大力发掘“爆品”,迅速占领市场。谋划实施一批抢占先机类项目,在食品包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食品装备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突破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建立新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
秦保强要求,要做优服务保障,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生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优化运转“政策计算器”,推出更多务实管用、有温度和高便利度的政策举措。要聚人才、用人才,用好35条举措和“六可选”等政策“求贤如渴”聚才,视人才为珍宝“各尽其能”用才,打造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要搭平台、用平台,推动中原食品实验室、氟硅新材料研究院、贾湖文化研究会、双汇肉类技术创新中心、际华皮革皮鞋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和企业资源共建、设备共用、技术互通,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要“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加展会推介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实力,更好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要稳基础、强创新,敏锐洞察市场趋势,不断降本提质增效,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要促集成、扬优势,把漯河产业、创新、环境、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和企业的优势融合起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
黄钫指出,发展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深耕“科技+食品”,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产业生态。要抢抓产业风口,加速布局新赛道,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精准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鼓励引导企业向高端化、健康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更新思维观念,利用互联网思维完善市场前端发现机制,精准敏锐捕捉市场需求,以销定产,迅速抢占市场。要强化科技赋能,健全利益链接机制,推动中原食品实验室与食品企业双向奔赴、紧密对接、共赢发展。要强化标准引领,加强品类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更多漯河食品“出海”,提升我市企业在国内外食品行业中的话语权、影响力。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紧盯重点领域,强化项目储备,深入推进“一转带三化”,实现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眼长远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久久为功推动降本增效,厚植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