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4年7月5日 星期

不负人民法官之名
——记源汇区人民法院速裁第二团队负责人王新蕾

■文/本报记者 刘 丹 图/陈 戈

送法进军营

速裁第二团队负责人 王新蕾

谈吐文雅、举止大方,一张笑意盈盈的脸上架着副圆圆的眼镜。6月28日,初见源汇区人民法院速裁第二团队负责人王新蕾时,刚刚结束庭审的她正在办公室与一起案件的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

放下电话,刚和记者说上几句话,一旁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不好意思,我再接个电话。”带着歉意的笑容,王新蕾开始了新的电话调解工作。

采访中,王新蕾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不断。这种繁忙的工作状态对王新蕾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从业27年来,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以追求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为准则,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年均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00余起,办案数量和质量在该院名列前茅。她先后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二等功,并荣获全市法院先进个人称号。

坚持案结事了人和

“王法官,我的欠款已收到。谢谢您,让您费心了!”近日,一起小情侣分手后产生债务纠纷案件的原告激动地给王新蕾打电话说。

案件的起因是这对情侣恋爱期间男方从女方处借款并写下欠条。分手后,男方以没钱为由分文未还。女方无奈之下把男方告上法庭。王新蕾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多次温情规劝、释法说理,王新蕾最终说服男方按照约定向女方返还了借款,使这一对昔日恋人最终以友好协商的方式化解了纠纷。

速裁案件虽然标的额小、审理时限短,但是每起案件都关系民生。王新蕾总是说:“我们多想一点儿、多做一点儿,当事人就能降一些成本、少一些麻烦。”作为速裁法官,王新蕾办理的案件多为家庭矛盾、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民事纠纷。为更好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王新蕾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把握案件特点,坚持诉前、诉中、诉后和庭前、庭中、庭后全程调解;打好温情牌,做到情、理、法交融,妥善处理民事纠纷。

团队成员李静介绍,王新蕾心很细,与人沟通也很有耐心。她告诉记者,速裁案件看起来简单,但法官每天要阅卷十几份,还要开庭审理案件,与当事人反复沟通,所以想把工作做好绝非易事。另外,很多当事人对法律的程序不太了解,王新蕾总是一边普法一边调解,用心用情让纠纷得到高效化解。“上周有一起案件,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账户查封给生活带来不便导致心中怨气较大。王法官把老人请到办公室,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普法,老人解开了心结。”李静说,王新蕾的手机几乎成了当事人的热线电话——未结案的,她耐心倾听诉求、释法说理;已经结案的,她会认真解答当事人提出的其他问题。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王法官,我们这年真不知道该怎么过!”去年12月,一起涉及12名农民工工资的案件调解工作在王新蕾的主持下展开。

该案涉及人数较多,且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王新蕾接到案件后,迅速与涉事公司取得联系,明确指出其拖欠工资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并释明诉讼风险。经过释法,涉事公司委派承包商积极商讨工资兑现事宜。但是,由于每名农民工的工作量计算不准确,双方存在争议。

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王新蕾冒着严寒到双方当事人诉争地勘验、取证。同时,对承包商在勘验中提出的因为施工不合格被罚款8000元问题,王新蕾不辞劳苦走访调查和进行调解。

王新蕾执着、认真的办案精神感动了参与调解的每一个人。12月18日晚上8点,经过努力,双方当事人在会议室算好账目并达成调解意见。面对激动的农民工,王新蕾还耐心向他们普及维权知识。

“每起案件都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工作中,王新蕾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与严谨,坚持将繁案精办、特案细办,耐心做好调解、判后答疑等工作,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勤勉敬业无私奉献

多年来,王新蕾舍小家为大家,用满腔的热忱诠释着一名法官的使命和担当。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王新蕾的案件排期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每天的工作安排,日程已经排到了8月份。她是一名法官,也是一名母亲。她的儿子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她依然圆满完成了部门各项结案任务。特别是6月份最后一周,她利用5天时间完结了31起案件。孩子填报志愿在即,她只能晚上加完班回到家后和家人一起研究商量相关事宜。

“自己的事儿是事儿,别人的事儿也是事儿。”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王新蕾朴实的性格。虽然无法做到工作和家庭兼顾,虽然对孩子心有愧疚,但她依然坚定地说:“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百姓装进心里。”

近年来,除了办理案件,王新蕾还把维护军人及军属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义务为军人及军属提供诉讼指导;积极参加涉军维权法律宣传、送法进军营等活动,为部队官兵解答法律问题,得到一致好评。

勤于学习精进业务

“想要高效化解纠纷,扎实的法律功底与全面的知识储备缺一不可。速裁法官不仅要做‘专家’,还要做‘杂家’。”在王新蕾的办公桌上,法律法规、心理学等书籍摆放有序。

记者问道:“您平时有那么多的办案任务,如何看书和学习?”她说,看书和学习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王新蕾表示,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看书和学习,并积极参加市里、院里组织的培训活动,还自费购买法律讲解课程不断自学,目的就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办案思路,确保高质高效裁决案件。

为了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开庭前,王新蕾会仔细将案件事实、证据链条、诉讼权利等逐一过筛,列出审理提纲,再将庭审流程等在脑海里过一遍,确保没有纰漏。王新蕾认为,速裁的背后其实是法官与时间的赛跑,“功课”做得扎实才有快速审理、敲下法槌的底气。

团队成员史梦筱告诉记者,王新蕾性格开朗、业务能力强,身上似乎总有用不完的劲儿,总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处理好当事人的纠纷。她在生活中爱护每一位团队成员,工作中对大家耐心指导,让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书记员到副庭长,再到如今的速裁法官,王新蕾坦言,工作岗位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判案新方法和提升业务能力的好机会。如今,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办好每一起案件,用行动践行初心,用责任履行使命,不负人民法官之名。

开展调解工作

走访企业负责人

走访群众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