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15日 星期

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记郾城区龙城镇冢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马连军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实习生 张群宜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支书,我就要为乡亲们办好事、办实事,这是我的初心和使命。”7月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获得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的马连军说。

今年51岁的马连军是郾城区龙城镇冢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09年,在外经商的马连军放弃了高薪收入,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怀着一腔热血投身基层工作。他带领村“两委”紧扣村民所需所盼,扑下身子解难题、办实事,把一个传统的农业乡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用行动践行了“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诺言。

“俺村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过去俺村路面坑洼不平,垃圾成堆,落后得很。现在,街道平整、环境整洁,一出门心里就美滋滋的。”村民马建民说出了很多村民的心声。

对于村庄的变化,马连军如数家珍:建成了室内面积400平方米的冢马村史馆,在村内主干道两侧栽植樱花、香樟、红叶石楠、竹子共计1000余棵,盘活闲置宅基地,高标准打造9处村中游园,修整3处荒坑,修建一个1000余平方米的党建广场,打造主街文化墙,整村推进户厕改造,对全村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新建一个污水处理站……近年来,冢马村人居环境不断“更新”,冢马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卫生村等。“能获得这些荣誉很不容易,看到村庄越变越好,我很欣慰。”马连军说。

“村里发展得好了,我们也跟着享福了。村里连续三年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集体福利。”采访中,提及现在的生活,老人们喜笑颜开。老人们的福利得益于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马连军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要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使命。“通过开展‘双承诺’‘双过硬’‘双结对’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服务群众,对肯干、实干、能干的党员在各类场合进行推介宣传、表扬肯定,以此激励全体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马连军说,目前,全村形成了上下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要实现农村发展、群众富裕,村“两委”要带好队、选对路,才能走上致富路。为了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马连军多方“取经”,四处学习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冢马村成立了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选配合适的经营管理者和发展带头人,为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基础。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马连军带领党员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依托企业流转土地2800亩,发展苗木培育,并种植蔬菜、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作物,为本村及周边贫困户提供就业门路。2020年,马连军带领全村通过土地整合盘活村内建设用地10亩,建设标准化钢架构厂房,与河南富容临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协议,每年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他的努力下,冢马村与漯河医专二附院签约开发新型康养项目,10座四合院风格的庭院式养老公寓及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开设传统戏曲、太极拳、舞蹈等课程,组建村级豫剧戏班、冢马村秧歌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马连军注重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倡树乡村文明新风:通过“五好家庭”“孝老敬老户”等评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组织村民开展冢马精神传承、身边人说身边事活动,实现“以文化人”的作用,培育文明乡风。

多年来,凭着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真心,马连军赢得群众的称赞,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他也先后被评为全市创文工作模范市民、漯河市劳动模范等。“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全村党员群众,不断探索,努力拼搏,使全村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马连军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