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25日 星期

王敬民:“非遗夜校”传技艺

王敬民为学员讲解木雕技艺。本报记者 尹晓玉 摄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见习记者 张 赢

“王老师,为啥这个木头我雕起来感觉这么硬?”王敬民仔细观察学员的作品和拿刀方式后,发现了端倪:“你的刀再斜一点,顺着木头的纹路雕。”7月12日,在河上街的木雕工作室里,王敬民认真指导学员研习木雕技艺。

1970年,王敬民出生于舞阳县一个木工世家。从他的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家里人都做木雕。王敬民自幼跟着父亲学习木雕技艺,后又跟着专业老师学习。经过30多年的研习,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雕刻风格,在业内颇有名气,被称为“王一刀”。

今年7月,王敬民与源汇区文化馆合作,利用河上街木雕工作室举办“晚风夜校”王一刀木雕培训班。据了解,该培训班从7月9日开始上课,目前已招收学员9名。每周一晚上7点到9点,王敬民就带领学员研习木雕技艺。

7月12日,记者走进王一刀木雕工作室,看到室内的木雕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有充满江湖义气、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侠客行》,有傲骨铮铮、自向深冬著艳阳的《梅花图》……墙上挂满大大小小的凿子、手斧、锉刀等工具。

“来夜校研习木雕技艺的都是木雕爱好者,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工具的分类和雕刻的理论知识并不了解。”王敬民说,第一节课,他从木雕的历史、木雕与生活的联系、木雕艺术、木雕形式的演变及木雕工具的使用等方面向学员普及木雕知识。学员们热情高涨,课后经常有学员找他问问题。

“走遍全国各地,我还是想把这份技艺的根基扎在家乡。”王敬民说。2021年,王氏木雕入选我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敬民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王敬民受央视邀请参加《匠人匠心》节目录制,并在节目里创作了乡土题材作品《丝丝情谊》。2023年,王敬民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目前,王敬民在我市开设有木雕加工点。“作为王氏木雕的传承人,传播木雕文化是我的责任所在。我将继续努力为弘扬这一传统技艺贡献力量。”王敬民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