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市委八届六次全会聚焦制约漯河现代化建设的桎梏问题,把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展高能级创新作出了安排。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就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加快构建“顶天立地”创新体系,更大力度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以改革创新为漯河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加快推进创新之城建设,超常规大力度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推出“人才新政35条”,实施“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团队”和“政录企用”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800名;新实验室大楼主体通过验收,河南食品科创园加快建设,孵化车间、中试基地、专业园区年底前将全部投用;研究生院完成首期招生,全国食品领域唯一的职业大学——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揭牌招生,省食品风险因子监测与阻控院士工作站正式运行;新成立院士领衔的氟硅新材料研究院、贾湖文化研究会、安迈康微生物研究院,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改革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推动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动力源,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展高能级创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新篇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展高能级创新,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推动漯河高校、中原食品实验室、河南食品科创园相互赋能,引导规范民办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综合保障更可持续。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展高能级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持续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PI制”等科研组织方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具备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检验检测、概念验证等功能的中试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许可中小微企业使用科技成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