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15日 星期

黄建新:记录鸟类 传递热爱


■本报记者 李慧莹

6年来,他利用闲暇时间,拍摄了数万张精美的鸟类照片,用镜头记录下鸟儿的精彩瞬间,并用自己的方式向公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就是国网舞阳县供电公司员工黄建新。

“我从小就热爱摄影,对鸟类也很感兴趣。有一天,我发现有几只灰喜鹊站在公司院内的水龙头上轮流饮水,便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捕捉到了这一画面。”8月14日,在国网舞阳县供电公司,记者见到了黄建新。回忆起拍摄第一张鸟类照片时的情景,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了更好地捕捉鸟类的神韵,2018年,黄建新购买了新相机,踏上了记录鸟儿美丽身影的旅程。

“鸟类是能够感受到人类的善意的。”黄建新告诉记者,“有一次,我发现白头鹎在家里院内的绿宝树上安了家。自此,我和家人每次回家时都会有意识地保持安静,并向它们定期投喂食物。时间久了,它们会在距离我两米左右的地方嬉戏打闹、哺育雏鸟,任由我观察、拍摄。”

随着对鸟类世界的深入探索,黄建新逐渐意识到,要想更加全面地记录这些美丽的生灵,还需要拍摄者具备丰富的鸟类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于是,他开始自学鸟类生态学、行为学等相关知识,阅读专业书籍、浏览网络论坛,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听,这是鸟类发出的预警声,我们到了它的领地,它在警示我们呢。”“这个声音是鸟类在呼叫同类,传递信息。”在国网舞阳县供电公司院内,有一方由植物、流水和生物为基底组成的微生态系统。黄建新带着记者穿梭其中并不时地向记者介绍。灰喜鹊、斑鸠、白头鹎……几只鸟儿飞过,黄建新一眼就认出了它们。“这里生存着十几种鸟类。每一次与鸟类的相遇,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它们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种群意识都非常强,哺育雏鸟也很有方法。鸟类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说的‘老等’‘白脖’等俗语都与鸟相关,爱鸟、护鸟意识在《禽经》《列子·说符》等古籍中也有所体现。”黄建新笑着说。

他还告诉记者,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敏感指标,它们的数量、种类及分布状况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近年来,随着舞阳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比如白鹭、伯劳鸟、蜡嘴雀、豆雁等。

为更好地传播鸟类知识和生态保护理念,黄建新在抖音、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等平台上不断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和观鸟心得。“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鸟类、喜欢鸟类、保护鸟类。”黄建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