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23日 星期

“六活”育人机制构建小学教育新生态
——市实验小学规范化管理与发展侧记(上)

■本报记者 李文姣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育人体系,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探索实践“六活”育人新机制,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小学教育新生态。

创新思维 构建“创新圆活”的理念体系

学校坚持“赋予学生蓬勃灵动生命状态”育人理念,积极开展“激活思维、灵动生命”教育实践,构建了集“教师能力提升”“课堂改革实践”“评价机制创新”“实践基地培育”“活泼灵动少年”等多维目标一体化发展的育人体系,培养“蓬勃灵动、乐学善思、明理阳光”的时代新人。

提升素养 打造“思维活跃”的教师队伍

新时代要求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德能兼备、创新实践、引领学生蓬勃灵动成长的“大先生”。锚定这一目标,学校实施了文化沁润、研修强师、激励创新三大工程,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文化沁润。学校以党建品牌打造引领教育方向,以读书交流促进教育思想创新,以节日教育激励教师担当尽责……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陶冶教师道德情操。

研修强师。遵循教育培训为“径”、课堂实践为“基”、校本研修为“桥”、课题研究为“梯”、科研成果为“本”的教师发展思路,落实优秀年轻人才“双培养”计划,搭建培养平台、完善考评机制,激励年轻人才担当作为,优化人才梯队。学校坚持“请进来”,创建“朱煜名师工作室”“贲友林名师工作室”“白雪课程建设中心实验小学工作室”等六大名师工作室,诚邀省内外名师专家指导,以学习成长共同体的方式赋能专业发展。鼓励“走出去”,选派骨干教师进入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名校跟岗研修近30人次,参加各种培训百余人次。

激励创新。以“微创新、微改革”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在“双微”案例的规范书写、修订完善、评优表彰中激发教师创新积极性,引领教师立足岗位发现问题、研究破解策略,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创新思维。

各项教师培训活动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夯实了教师创新发展之基,锤炼出思维活跃、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学校17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省级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6名教师荣获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十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创新实践 构建“灵动生命”的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灵动生命”课程体系。“灵动生命”课程体系以国家基础课程为“基”、以学校“学科+”课程为“桥”、以基于问题驱动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为“翼”,目标指向国家课程落地与师生学习成果转化。

教育实践中,全面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新课程标准,推进“问研绘”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国家基础课程落地目标。创设集科技节、数学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美食节等校园节日课程,以及“双减”背景下的学科作业研究与设计于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学习实践中实现知识系统梳理完善、学科素养转化提升的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学校创设以问题驱动为核心的项目化学习课程。课程建设以“金桥”“雅趣”两大课程品牌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促进“五育”共生。

“金桥”德育课程有梦想起航、劳动食育、美育浸润、习惯养成等多领域学习实践项目。如“走好起航路”、“小小蔬菜义卖员”、“游家乡 知河南 爱祖国”红领巾“四色”公益研学、“成长心愿伴我成长”、“‘金桥’星舞台”、“光阴的故事”毕业季等,引领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程中活思维、优习惯、强能力、健身心。

“雅趣”智育课程包含探究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创造创编课程、启迪思维艺体课程、关注人文社会课程,结合漯河地域特色,抓住四季景色特点,推动学科知识融合,强化实践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