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子恒
今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民生工程,让市民生活更安全更放心。
培育规范店
守护食品安全
“你好,你们售卖的这几袋面包,再有一天就超过食品安全有效期限了,今天下午务必处理掉或者下架。”8月21日,在市区一家蛋糕店,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进行质量巡检时对店主说。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今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工作部署、食品销售领域“四化”建设要求,制订了《漯河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以全市大中型食品销售单位、食品连锁经营店为规范对象,以全市62个市场监管所为行动主体,覆盖全市城乡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食品销售领域“四化”建设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切实提升全市销售环节食品安全水平。
通过专业指导、动态监管等,成功培育出200家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店,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还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食品经营单位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店320家,在市定民生实事明确的200家任务的基础上超额完成120家,任务完成率达160%。其中,大中型商超完成规范提升128家,连锁店完成规范提升192家。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激发消费活力
“以前,我总是担心买回家的衣服尺码不合适或者款式不喜欢,退货流程烦琐;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保留好购物小票,一周内可以轻松实现无理由退货。这样的政策让我购物更加放心,也敢于尝试更多新款式了。”在市区一商场,市民张女士正在挑选秋季新品服装。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解决“退货难”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培育放心消费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各400家”行动。
截至6月底,各县区已完成放心消费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各400家的培育任务。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对商家无理由退货、明码标价、诚信经营、投诉受理等进一步规范,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老旧电梯风险评估
守护乘梯安全
“看到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来评估电梯,我们放心了。”家住郾城区一高层住宅的王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王女士表示,他们小区已建成交付16年,去年小区物业撤离。近段时间,每次乘坐电梯,她都提心吊胆。专业团队对电梯进行全面“体检”后,她可以安心乘坐了。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运用先进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全市356台15年以上老旧电梯开展风险评估。评估过程中,不仅检查了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关键部位,还结合电梯运行状况、使用频率、维护保养记录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估,精准识别并有效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