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 震)近年来,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紧紧围绕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新型“漯河标准”体系,实现农机化创新驱动有标准引领、转型升级有标准支撑、作业服务有标准可依。截至目前,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共主导制定并获发布地方标准15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4项,荣获漯河首届“市长标准奖”,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贡献了农机“标准力量”。
抓机制创新,打造新型“农机标准”体系。联合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组建工作团队,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协同攻关机制,构建“标准研发”联动体系,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抓融合推进,发挥标准引领促进作用。建立“专家+示范基地+农机企业+农户”模式,实现研发技术线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催化成熟为“标准”。黄淮海夏玉米生产技术“漯河模式”、“河南农机云”平台建设(漯河试点)、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标准化发展道路。
抓项目培育,推动标准化提质升级。以玉米高产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小辣椒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低损收获技术、“河南农机云”平台建设(漯河试点)等示范项目为引领,坚持点上“培”与面上“推”相结合,在标准研发的谋划储备、示范推广上下功夫,实现标准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