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我是一名“90后”。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方面已经迈入了一个相对丰富的阶段。这种物质的丰富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也反映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上。
记得上小学时,很多父母每天都会给孩子零花钱,有的同学的文具如铅笔、橡皮等,只要有一点瑕疵就被扔掉再买新的;有的同学作业本只用了没几页就废弃了;有的同学吃饭时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就倒掉,浪费之风严重。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我们小的时候都是用工分、用票才可以买得到生活用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你可不能养成浪费的坏习惯,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处处教育、引导我要勤俭节约,如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电,长时间不在房间就要把灯关闭;节约资源,文具不乱买,用完后按需购买;节约粮食,每餐饭都要光盘等。
父亲教我为人要正直、诚实守信。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人一定要厚道、诚实”。从前我还小,并不太能理解。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体会到了父亲话中的含义并积极在生活中践行。平时,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一年冬天,我和同事一起去打扫卫生。刚到达指定地点,就看到两个人跑过来,说他们是外地人,来漯河办事,没想到车坏了,看我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同事帮他们检查车辆后发现是电瓶没电了。我想起家中有应急电源,就快速回到家中将其拿来,帮他们将车启动。两个外地人对我们表示感谢后离开了。从这件事里,我对父亲的话更增加了一层认识。
父亲已经离开我五年了,但他对我的教诲一直影响着我。我会将他的教诲传递下去,教育我的孩子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临颍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