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4年9月29日 星期

田园奏响丰收歌

9月24日,源汇区樟江路旁一片空地内,农民正在晾晒玉米。本报记者 王嘉明 摄

9月23日,在舞阳县侯集镇端公刘村,种植户刘克辉正在他的果园内给甘蔗剥叶。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9月21日,郾城区商桥镇坡边村村民张付振在收获葡萄。
本报记者 范子恒 摄

9月25日,在源汇区空冢郭镇马店村附近的休闲农业示范园,种植户赵改平采摘火龙果。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9月24日,在临颍县石桥乡潘庄村,村民在田内收获冬瓜。
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9月24日,临颍县石桥乡驼铺村,烟农展示烤好的烟叶。
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9月28日,在2024年河南省“三秋”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现场,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现场演示,向大家呈现了一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的农机科技盛宴。 本报记者 王嘉明 摄

九月二十五日,在临颍县辣椒交易市场内晾晒的辣椒宛如一幅精心布置的剪纸作品。本报记者 王嘉明 摄

9月25日,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李巧兰家种植的四亩长豆角迎来了新一茬采摘季。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本报记者 杨 光

金秋九月,丰收的季节如期而至,沙澧大地处处弥漫着果实的香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颗颗果实、一张张笑脸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收画卷。

9月23日,在舞阳县侯集镇端公刘村,种植户刘克辉正在他的果园内给甘蔗剥叶。一棵棵两米多高的甘蔗根茎挺拔,长势喜人。

9月24日,在临颍县王岗镇,大面积的辣椒正在收获。火红的辣椒簇拥挺立,挂满了枝头、红遍了地头。村民们在田内忙着采摘、晾晒、装车。在王岗镇水牛宋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柏油马路笔直宽阔,园林树木郁郁葱葱,正在晾晒的辣椒摆满了各个广场。

在临颍县石桥乡驼铺村,在一排现代化的烤烟房里,一片片烟叶经过七天烘烤变成了金灿灿的“黄金叶”。待烟叶回潮后,烟农贾磊拿出每一杆仔细观看。

夕阳西下,凉风习习,石桥乡潘庄村一块约18亩的冬瓜地也开始收获,几名工人在田内将冬瓜以接力的方式运送到地边装车。一个个硕大滚圆的青皮冬瓜在工人们的手中传递,被笼罩上了一层金色。

9月25日,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李巧兰家种植的四亩长豆角也迎来了新一茬的采摘季。刚采摘下来的鲜嫩豆角不出地头就被抢购一空。

在源汇区空冢郭镇马店村附近的休闲农业示范园的一处火龙果园内,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9月27日,在郾城区西大坡16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内,一台台收割机在田内穿梭,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香。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从收割机机舱内倾泻而出被装进车斗,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勾勒出一幅丰收图景。

9月28日,在召陵区召陵镇郜庄村,2024年全省“三秋”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正在进行,各种新式农机展示着我市农业机械向科技化、智能化迈进的步伐。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每一颗果实都凝聚着农人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一个丰收年,谱写出一首动人的丰收之歌。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