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 赢
钢琴曾经是热门的乐器,吸引大量家庭投入重金购买。如今,“钢琴热”逐渐“遇冷”。9月22日,记者走访多家钢琴琴行发现,钢琴教育如今已回归理性。
“之前行情好的时候每年能卖出100多架钢琴,现在每年的销量只有60架左右。现在来学钢琴的孩子也没有之前多了。”市区一琴行老板郑先生告诉记者。
“我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学钢琴。当时父母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便给我也报了名。后来到了初中,课业越来越多,加上我对钢琴不是那么感兴趣,便放弃了。”今年23岁、拥有钢琴五级证书的吕春燕女士告诉记者。吕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网上访问了几名曾经有幼年练习钢琴经历的网友,发现除了走专业钢琴艺术道路的学生之外,大部分人的钢琴都在家中闲置。
练习钢琴需要投入较多时间。面对逐年增加的课业,许多孩子会将学习钢琴视为一种负担。这也导致了想要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少。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应以儿童为中心,不再盲目跟风让孩子上钢琴兴趣班,而是根据孩子的喜好,尽最大可能尊重孩子的意愿。
琴行老板郑先生表示,自钢琴教育逐渐恢复理性后,来报班的孩子都是对钢琴真正感兴趣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练琴。他从小喜欢音乐,对练琴也不排斥,我和他爸爸便想培养孩子这个爱好。练钢琴能锻炼专注度,也可以使孩子在艺术素养、智力发展等方面受益。”来钢琴培训班接孩子下课的赵女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