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全义
见习记者 张 赢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漯河公交承载着市民的出行需求,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10月15日,刚下班的王女士乘坐115路公交车回家。在车上,王女士回忆起往事说:“我读初中时,家住在市郊,交通不发达,当时只有一趟公交车经过我家,有时候还不准点。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工作。这几年,家乡的公交变干净了,也多了,回家方便多了。”
自1990年发展至今,一辆辆崭新的绿色汽车穿梭在漯河的大街小巷,从城市中心到郊区,公交车仿佛是一条条动脉,将城市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让每一名市民都能够融入这座城市之中。漯河公交的变化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城市公交见证时代变革
20世纪90年代初,为缓解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公共交通运力不足的难题,漯河公交进行体制改革,引入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先后出现了6家民营企业运营公交线路,高峰时期,公交车近千辆,运营线路40多条,迅速解决了市民出行问题。
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后,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开始出现问题。这些情况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2012年12月,市政府作出了城市公交改革的决策,强化公交的公益属性,确保其更好地服务于市民与城市发展。2013年春天,市公交集团购入第一批大型节能环保公交车,车身为清新环保的绿色,并起名为“101”,寓意着迈出了第一步。
绿色出行之路,让道路越走越宽。从2015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市公交集团先后分六批购置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市公交集团共有车辆820台,全部为新能源车辆。其中,60台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其他760台为纯电动公交车。
回顾漯河公交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几条线路逐渐增加到如今的28条,线路总长已达到515公里,日均运营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今年客运量已经突破3000万人次。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漯河公交在服务市民出行方面作出的努力,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蝶变。
智慧公交便捷市民出行
“以前在站台等公交,不知道下一班车啥时间过来,遇到急事很心焦。现在好了,用微信扫一下二维码,就知道公交车啥时间到。”10月16日上午,在沙北丹尼斯公交站台,市民刘女士指着公交线路图上的二维码告诉记者。
今年,我市公交站牌有了新变化。站牌左下角有一个“微电子站牌”二维码,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即可查询停靠该站点的所有线路公交车辆实时位置信息、首末班时间及下一班次公交到站时间,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广受好评。
据了解,市公交集团利用手机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为乘客提供行程预定、路径规划、在线支付、失物招领、公交资讯等出行服务。在公交换乘和接驳场站,通过大屏为乘客提供公交线路与到站信息查询。
不仅如此,数字管理也已渗透到漯河公交各个领域,成为线网优化、服务提升、成本管控和安全管理的新利器。
据了解,市公交集团通过公交客流分析仪收集的数据,对我市的客流走向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精准掌握各条线路的客流情况和车辆运行状态,进而优化调度安排。这一技术的应用在规划线路、调整站点以及新线路开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市公交集团根据客流分析结果,对8条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既保障了市民乘车需求,又提高了公交服务的便捷性。今年上半年,漯河城市公交客运量2800多万人次,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市积极探索公共交通领域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智慧公交系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提升了公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从传统的售票方式到现代的智能支付,这一历程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记录了科技发展的脚步。
文明公交提升城市形象
“您好,欢迎乘坐……”10月17日上午,记者乘坐106路公交车,车门缓缓打开,身穿工作制服的司机向上车的乘客致以亲切的问候。这一幕,虽然平常,却是漯河公交司机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的体现。
近年来,市公交集团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公交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8年,公交105路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2019年,公交107路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三项荣誉。2024年9月,漯河公交全员标准化服务入选2024年度交通强国优秀案例。漯河公交全员标准化服务广受社会好评,并引起了全国同行高度关注。截至目前,来漯河参观交流的公交企业达到50多家,并成功为湖南怀化和河南濮阳、信阳公交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
记者了解到,漯河公交在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上也有所创新。通过在客户端APP和公众号平台上建立乘客意见反馈渠道,漯河公交后台能够及时了解市民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至今,市公交集团已在608辆公交车上放置了便民服务袋,里面装着急救包、纯净水、雨伞、老花镜、塑料袋、充电线、抽纸等物品,供有需要的乘客免费使用。
公交不仅是城市交通的枢纽,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车厢内,随处可见的文明出行标语、和谐的乘车氛围,彰显了漯河市民的素养与责任感。上下车时,乘客有序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并积极热情地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这种文明的乘车风气不仅提高了市民的道德水平,也让每一个人在搭乘公交时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公交集团推出了多条文化线路。公交105路为全国“工人先锋号”线路,宣扬劳模精神;公交106路为“宪法文化”线路,以多种形式宣传宪法知识,使宪法精神融入群众生活;108路、116路、169路、201路是“敬老爱老”线路,车身张贴敬老爱老宣传标语;115路为“拥军先锋号”线路……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广大学子快捷、安全乘车上下学,市公交集团已为漯河高中、漯河五高、许慎高中等多所学校开通学生定制公交线路100多条,乘车人数近3000人。同时,市公交集团还开通夜班专线3条、就医专线2条、微循环线路2条,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多样化出行需要。
在未来的发展中,漯河公交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作出更大贡献,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