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

汇聚智慧 共谋发展
——全市汽修行业“信用+”工作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李慧莹

11月20日,全市汽修行业“信用+”工作座谈会在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市消费者协会、市维修行业协会、机动车维修企业、新闻媒体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汽修行业“信用+”模式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会议对我市汽修行业“信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信用+”工作启动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推进机动车维修企业“信用+”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构建全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家机动车维修企业被认定为“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推荐企业,累计589台车享受优惠,优惠金额达36797元。

作为首批“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推荐企业,漯河润中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代表分享了经验:“我们在室外客户接待区张贴宣传资料,并于室内客户休息区设置广告机,同时在客户进店后安排服务人员主动介绍政策与折扣优惠等。6月1日至11月19日,为符合政策的客户优惠104台次。”

沟通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信用+”工作展开深度讨论,围绕政策信息透明度、加强各方协作、完善信用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我们发现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技术专业性不强、价格标准不明确等问题。企业应积极自查,加强对‘信用+’模式的宣传推广。”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赵相超依据消费者投诉情况,为机动车维修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市人大代表路文华提出:“机动车维修行业‘信用+’工作是一项利民之举。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信用+’工作的顶层设计,确定好合理的折扣优惠,加强宣传提升知晓率,完善‘信用+’机制,确保维修行业经济效益。”源汇区政协委员王黎光则建议:“希望能提升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吸纳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同时统一优惠标准,形成规模发展。”

会议决定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十佳市民”、“漯河好人”、见义勇为人士、优秀个人、人民教师7个群体作为第二批优惠对象。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