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宣讲团成员结合宏大理论和漯河实践,紧扣全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通过理论阐述、形势分析、数据论证,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意见、建议融入宣讲内容,为我市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改革开放是漯河得以勇立潮头的‘成功密码’。”“改革创新是赋能我市产业、创新、文化‘三大基座’的关键途径。要找准发力点、突破口,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全面深化。”……漯河以改革创新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生动实践是最鲜活的宣讲教材。市委宣传部广泛搜集整理全市各领域深化改革的典型案例,为宣讲提供翔实的案例、故事和数据。
在机关,宣讲团成员紧密结合漯河改革探索实践,对全会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解读,引导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走好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第一方阵”。
在企业,宣讲团成员围绕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民营企业怎样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中抢抓机遇,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数据、典型的事例,与企业干部职工深入探讨交流,引发强烈的思想共鸣。
在校园,宣讲团成员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勇担新使命,不断开创漯河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勉励青年学子锤炼真本领、勇担新使命,积极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生动实践,努力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在基层,各乡镇(街道)依托“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集”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向基层群众解读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全会的改革部署。
在网上,宣讲团成员、社科专家、党员干部、青年代表录制并推出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宣讲微视频,浏览量达15万,其中结合我市许慎文化资源推出的《全会名词我来说》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对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宣讲团成员结合全会精神围绕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土地改革、惠农富农等热点话题面向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阐述和解读,增进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全会改革举措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以改革促发展的信心。
…………
线下线上,一场场宣讲活动有序开展,一批批宣讲视频广泛传播,干群之间的信心在传递、思想在升华、力量在凝聚。
汲取智慧力量
绘就实干新卷
学以增智,学以促干。宣讲团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为基层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大家纷纷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漯河实践的伟大征程中,要争做思想解放的先行者,争做“中流击水”的改革派,争做“顶天立地”的创新者,争做“二次创业”的实干家。
“作为民营经济的参与者,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与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的团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漯河市工商联执委、河南畅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平听完报告后信心满满。
“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我市文旅和体育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听完市委宣讲团的宣讲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超结合我市文旅工作实际,聚焦全市文旅文创发展,表示将全力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文旅融合新活力。
“全市科技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现代化创新之城’目标定位,高标准建设运营中原食品实验室,倾力打造省食品科创园、金大地氟硅新材料产业园两个创新高地,积极争创召陵、临颍、郾城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化创新主体、平台、人才、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全覆盖等多要素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市科技局局长效国强告诉记者。
今年前三季度,漯河市生产总值为1478.2亿元,同比增长7.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1个、2.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这是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积极实施“十大战略”,以改革的思维丰富提升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内涵,以改革的办法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以改革的理念增加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以改革的举措攻坚克难、防范化解风险的实践成果。
共识在宣讲中凝聚,思想在学习中升华,行动在感悟中落实。通过一场场宣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悟全会精神、领会改革意图、明晰前进方向,不断激发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的壮志豪情,汇聚起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新局面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