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

持续治理“双违” 提升城市品质


■本报记者 齐国霞 通讯员 张红杰

“以前,俺这栋楼通往楼顶的消防通道被占,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很严重。现在,消防通道打通了,群众头顶的‘隐患’消除了,悬在我们心中的石头可算落地了。”11月25日,郾城区嵩山东支路与嫩江路交叉口某小区,居民孙先生对我市扎实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治理大加赞扬。

孙先生居住的高层建筑里,一名业主在170余平方米的楼顶种植了蔬菜和花草、搭建了简易建筑,还安装了大门,占用了该楼的消防通道。我市及郾城区“双违”治理办人员巡查后,立即联合消防部门整治该违法建筑。11月18日,郾城区“双违”治理办联合街道办事处和小区物业公司,对该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并清除了某业主种植的蔬菜、花草。

“我们将持续加大‘双违’巡查力度,杜绝‘先建后拆’‘拆后再建’等现象。目前,已拆除违法建筑571处,面积约13.6万平方米。”市“双违”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正持续加压推进第二批台账任务销号清零,针对剩余的27件台账任务,年底前坚决完成;按照“遏增量、化存量”的总体要求,重点对2019年《漯河市城乡规划条例》实施以来新增的违法建筑,按照“存量建设逐步消化、特殊情况一事一议”的处置原则进行治理。

据了解,我市启动中心城区“双违”治理以来,各级“双违”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挂图作战、倒排节点,形成闭环推进机制;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随时了解“双违”治理进展情况;采取宣传车流动宣传、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治理政策进行不间断宣传,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持续做好拆后恢复工作,结合片区规划、场地实际,充分考虑违法建筑拆除后土地规划和建设使用情况,通过建设停车场、篮球场、绿地、游园等,切实做到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园于民、还空间于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2个绿荫停车场、1个球场、6个口袋公园和绿地游园,受到周边群众的好评。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