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5日 星期

普及宪法知识 弘扬宪法精神
——我市宪法宣传教育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薛宏冰

12月4日上午,我市“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郾城区龙城镇党性锤炼基地广场举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台上,民乐合奏《百鸟朝凤》、法治短剧《两棵银杏树的故事》等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台下,市直及郾城区近90家单位摆放宣传展板、设立咨询台,向群众宣传宪法、解答法律问题。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近年来,我市将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任务,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宪法精神在沙澧大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部门联动 织密普法之网

“弘扬宪法精神 共筑沙澧安宁”宪法主题无人机表演绽放夜空;“事事有法可依 人人知法守法”法治声音通过电台传到大街小巷;各行各业志愿者走进社区、乡镇、企业开展普法活动……在我市,宪法宣传教育不是单一部门的任务,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市普法办将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纳入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计划,以实际成效为衡量标准,确保宪法宣传教育的每一粒种子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了解到,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从内部学法、外部普法、联合普法着手,出台了详细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人员会议和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宪法专题讲座等,开展宪法集中学习、座谈交流和知识测试等活动,持续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为进一步拓展宪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宪法进乡村、进家庭、进机关、进市场、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酒店、进企业、进网络活动,以“宪法十进”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向更广泛的范围延伸、向基层不断拓展,让宪法精神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少数”引领学法风尚

在我市,领导干部不仅是宪法的学习者,还是宪法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我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通过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强化教育培训等措施,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法法律意识和依宪执政能力,为全社会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在今年我市“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举办“万名党员学宪法”活动,市司法局组织全市新提拔县级干部、新入职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测试。

强化制度约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普法办、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方案》《漯河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述法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同时,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日常学法、法治培训、法治考试、向宪法宣誓等制度,突出宪法这一重要内容和尊法这一关键环节,推动宪法学习成为广大干部的必修课。

加大培训力度,切实学懂弄通做实。我市将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一刻钟”、重大事项决策前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课程,通过大规模、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让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领导班子学宪法、宪法集中学习培训等活动350余场次。

以人为本 打造生动课堂

舞阳县举办法治农民画巡展活动,源汇区举办“宪光闪耀青春路、法治护航新征程”普法宣传活动,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结合“三农”工作开展“宪法进农村”活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国动办开展“宪法进军营”活动,学校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今年我市“宪法宣传周”活动亮点纷呈。宪法宣传教育不仅内容贴近生活,同时力求形式多样、趣味十足,切实让文本上的宪法“活起来”“落下去”。

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我市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让宪法法律贴近生活、贴近民心。漫步在太行山路沙河大桥西侧,一座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公园跃入眼帘,这便是占地3.6公顷的“沙澧法苑”。同时,我市还将宪法精神融入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宪法宣传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舞阳县的农民画家以宪法为主题,创作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农民画,展现出宪法学习宣传的独特魅力。宪法手套、宪法口罩、宪法围裙……这些创意产品让法治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我市积极拓展网络空间,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网站等平台,开展线上宪法宣传活动。这些平台成为宪法知识传播的新阵地,让广大群众在指尖轻触间就能学习宪法知识、典型案例,观看宪法短视频等,感受宪法的温暖与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