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王瑾,市二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她是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心律失常房颤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科普专家成员。她曾先后多次到北京安贞医院、郑大一附院进修,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她带领团队率先在我市开展急性心梗救治及冠脉旋磨、逆向开通闭塞性冠脉病变等技术,且多项技术填补了我市的技术空白。她先后被评为漯河工匠、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职业健康达人、漯河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获科研成果奖两项。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是应于出生后自然闭合的心脏通道未能合上而形成的疾病。胎儿时期,卵圆孔是左右心房之间的生理性通道,可使血液绕过未发育成熟的肺部,直接从右心房流入左心房。孩子出生后,随着肺循环的建立,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通常会在一年内功能性闭合,并在3岁前形成解剖闭合;若3岁后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34%,多数情况下无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以下症状相关: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先兆偏头痛、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综合征、减压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和疲劳。
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如果出现了症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进行经导管封堵术。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减少血栓风险。经导管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心脏关闭卵圆孔。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情况。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或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考虑卵圆孔未闭存在可能,并根据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诊断是否为卵圆孔未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这一疾病的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王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