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寒假来临,为保障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各地各校的体育作业应运而生。
有的学校建议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广播体操,并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体育项目清单;有的学校则将八段锦、五禽戏、武术操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布置为作业;还有的将“体育+”融入其他学科作业中,包括做家务、跳广场舞、大年初一登高祈福等。
从强健体格到塑造人格,从每天一节体育课到假期留一份体育作业,体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多元价值越来越得到各方认同。
从本质上看,体育作业是一种善意的强制。它以作业为杠杆,督促孩子在假期中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孩子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户外锻炼,不仅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还能矫正不良体态;而家长在陪跑或陪练中也可以一起健身,营造家庭体育氛围,拉近亲子关系。长此以往,对孩子身心成长大有裨益。
寒假体育作业应以培养孩子的良好锻炼习惯为目的。如何让他们从被动“打卡”变成主动健身,需要学校精心设计,多元化、“体育+”的选择应成趋势。除了必要的锻炼外,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亚冬会赛事,了解冬季运动项目,感受冰雪健儿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或让孩子积极尝试不同的锻炼方式、运动项目,观看体育类影片,写观后感,让这个寒假拥有更丰富的体育体验、体育元素。
寒假天冷,运动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放松保暖,避免运动损伤,确保安全第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