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肖 通讯员 张 星
新年伊始,河南食品科创园按照“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的发展定位加速建设,科研平台高效入驻,“顶天立地”创新高地形神兼备。在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室里菌种培育严谨高效,生产车间内先进设备高效运转,仓储间内各类产品整装待发,一派繁忙景象。
2024年,郾城区锚定“食品创新核心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区”的发展定位,抓主抓重、破题开路,全力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壮大新动能、筑牢安全防线,全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群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奋力以郾城蝶变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全局添彩。
食品创新核心区全面起势
创新能力突破跃升。中原食品实验室新实验大楼建成启用,已会聚14名院士、22个科学家团队、300多名高层次人才,突破关键技术26项、发布代表性科研成果40项,在全省率先实现硕博士研究生招录。河南食品科创园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备。中试基地、研究生院、孵化园一期6栋智能厂房主体已经建成。中原食品科创城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报批,荣获全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创新主体突破成势。微康生物、新旺化工、江山天安成为省级瞪羚企业,泰格生物医药成为全市首家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微康生物“芽孢益生菌资源库高效构建及其菌剂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到9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6家,均创历史之最。创新平台抱团聚势。建成微康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塔格糖应用研发实验室等省级研发平台9个、市级研发平台11个,均创历史新高。建成益生菌联合实验室,正在建设省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农业微生物碳中和实验室。创新生态蓄势赋能。建设人才公寓、人才驿站等人才保障住房500多套。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9.4%。技术服务合同登记额首次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80%。
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积厚成势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郾城区积极推动工业十大振兴工程,致力打造功能食品辅料新高地。不断加快制造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步伐,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一转带三化”项目13个,总投资88亿元。微康生物成功创建河南省功能性益生菌食品产业研究院,实现了全市省级产业研究院零的突破。恒达食品建成省级智能车间,聚源纸业成为全市唯一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
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微康生物人用菌粉产能达到亚洲之最;微康生物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凝结芽孢杆菌生产基地。益恒源联合乐百氏、喜之郎等行业龙头推出十余款代糖产品。恒达食品5万吨酶制剂项目进入中试阶段。赋能健康食品新优势。通过“益生菌+”“塔格糖+”“生物酶制剂+”等模式,促进食品创新与生命健康互动融合,赋能传统食品竞争由“价格战”全面转向“价值战”,已推出小帅才酶制剂薯片、塔格糖苏打水、豫鼎源速食粉、王老吉胡萝卜汁等功能食品40多种,大树食品食药同源系列产品成为“新中式食养”消费新热点。
传统产业向“新”提速。与泰格(漯河)第三中心达成战略布局合作意向。裕松源改造生产线18条,30多种仿制药实现批量生产。投资20亿元的埃纳生大健康产业园加紧建设,已建成十万级净化生产车间、万级检测室等1.3万平方米。抓住“两新”“两重”政策机遇,推动北方润滑、千航金刚石等47家企业谋划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49个,已有6个项目列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库。通过工信部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审核12个,通过数量全市第一。谋划建设总投资28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光大汇晨养老护理院投用,万创银发产品制造基地开工在建,致力打造“产学研+医康养、制造业+服务业、适老化+抗衰老”六位一体的银发经济示范区。
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区蓄力聚势
城乡动能加快积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得批复,获评全省“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先进单位。岷江路、辽河路等7条“断头路”、半幅路如期打通。长申玉购物广场、谷美大集商贸中心开业运营,福万家邻里中心即将开业。文旅潜能加快激活。聚焦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建设,强力推进沙河沿岸滨河路全线贯通,千机飞“只有漯河”成为时尚文旅新地标。倾力培育“食全食美·漯在其中”郾城节点,红色游、民俗游、节庆游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支出保障有力。民生领域投入资金18.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其中,“三保”支出达15.4亿元,48项惠民补贴资金1.7亿元,惠及群众43.6万人次。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4831万元,带动帮扶脱贫户1018户。就业形势保持平稳,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发放创业贷款756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835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保参保率持续提升,均达90%以上。
行政效能加快提升。开展涉企便民“十大提升”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企业开办时限由1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小时,9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全省首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一次办”在郾办结,经验做法全市观摩推广。涉企买卖合同执行案件首执平均用时88.4天,缩短28天,执行到位金额达4.6亿元。在全省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实现位次提升,全市唯一。设立企业服务、法律、警务、税务等“六大专员”,“四上”企业帮扶覆盖率100%。深化幸福郾城建设,成功创建2个省级“红色物业”示范点。首善之区成为郾城精神的时代坐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5年,郾城区将继续聚焦“三区”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勇争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保障高水平安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郾城实践新篇章!
中原食品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位于河南食品科创园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新实验大楼
本版图片由郾城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