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2月10日 星期
回首2024 漯河法院——
以法为笔 绘就公平正义新画卷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到企业调研

走访慰问人大代表

全市基层法院院长座谈会召开

举办审判业务大讲堂

举办开放日暨模拟法庭活动

送法进校园

化解借款纠纷,群众送锦旗表谢意


■本报记者 张丽霞 通讯员 魏鸿伟 田亚伟

核心提示

工作蹄疾步稳,成效激荡人心。回首2024年,漯河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初心为笔,以使命为墨,书写着公平正义的动人篇章,以实干奋进的姿态奏响了司法为民的最强音。

一年来,全市法院27个集体、40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4项工作受到市级领导批示肯定,两项工作在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融入基层治理、保护知名品牌等工作写入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过去这一年,每步前行、每次创新,都彰显着漯河法院砥砺奋进的锐气,凝聚着全体干警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坚守和担当。

筑牢久安之基 务实担当新作为

2024年盛夏的一天,我市曾经一度停工的某楼盘施工现场重燃生机:施工车辆来往穿梭,机械臂挥舞,搅拌机隆隆作响,复工续建的号角吹响。

“明年有望搬新家了!”闻讯赶来的业主徐大姐难掩喜悦之情。

2024年,漯河法院务实担当,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支持“保交楼”“保交房”,助力30个楼盘复工续建,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漯河法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服务大局的决心和担当,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力量。全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719件,同比下降12.3%。重拳严惩电诈犯罪,审结涉缅北等电诈案件61件、帮助审办信息网络犯罪案件102件。注重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持续参与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工作,清收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基层法治实践是法治中国的重要部分,更是法治漯河的鲜明底色。一年中,漯河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大治理格局,始终坚持办案就是治理,深入分析司法大数据背后成诉规律,针对案件多发领域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6份,全市法院道交案件、离婚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2.8%、10.12%。

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调解纠纷;一场场流动法庭现场定分止争促和谐;一遍遍村前屋后沾满泥土味的普法宣传……2024年,漯河法院人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心倾听每一个诉求,用行动化解每一起纠纷。

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不惧风雨,无畏寒暑。无论是邻里间的琐碎争吵,还是商业合作中的利益纠葛,漯河法院人都以公正之心、专业之能,寻根溯源,剖析矛盾的本质。他们积极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当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用耐心的调解,让怒火平息,让怨恨消散;用公正的裁决,树立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年来,漯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19个人民法庭指导调解法定职责,使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10%;诉中调解结案率同比上升27.87%。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发布涉民生案例指导58期;开展法律“六进”活动100余次,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11次,受众6万余人,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4年,漯河法院不断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原则,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746名被告人指派辩护律师和提供法律援助。坚持“当赔则赔、当减则减、应救尽救”司法理念,积极传递司法关怀和温暖,为困难群众减缓免诉讼费63.65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25.3万元。

深耕善治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对公司扎根漯河发展信心十足。”“法治保障让我们经营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能在漯河心无旁骛地谋发展,离不开这么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了众多中小企业负责人的心声。

广大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一年来,漯河法院努力做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国有民营、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平等保护,审结一审涉企案件15106件。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执行力度,帮助1485家企业追回欠款7.35亿元,助力营造亲商安商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有效拯救”和“有序出清”的积极作用,帮助3家企业盘活资产、走出困境,36家企业通过破产清算退出市场,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同时,积极参与“万人助万企”活动,走访企业320家,推动惠企司法政策落实落地,助力打造“投资漯河”品牌。

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有效激发创新驱动活力。2024年,漯河法院发挥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优势,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保护力度,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18件,助推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法保护我市“金字招牌”,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既让受害者损失得以挽回,又让恶意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专利权纠纷同比下降55.16%。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大格局,与漯河(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助力构建“顶天立地”创新体系。

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持续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一年来,漯河法院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40.99%的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既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又坚决杜绝程序空转。2024年,行政案件受案数量实现五连降,同比下降27.53%。连续14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积极服务美丽漯河建设。一年来,漯河法院围绕我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对河湖“清四乱”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讨,依法保障生态安全;坚持惩治与修复并重,法检“两长”同庭审理环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共筑生态保护司法屏障。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引导“破坏者”变为“守护者”,以司法之力持续提升现代化漯河生态颜值。

人民至上 用心用情书写司法为民答卷

“谢谢你,法官。我确实该放下过去,好好面对未来的生活。”直到听到当事人解开心结的话语,临颍县人民法院固厢人民法庭庭长郭丽君才如释重负。凭着严密的法律思维和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郭丽君在一次次审判调解中寻找法、理、情的平衡点,全力维护小家和谐和社会稳定。

在漯河法院,像郭丽君这样的法官还有很多很多。

一年来,全市法院不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强化“如我在诉”意识,审理涉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教育医疗、养老诈骗等民生案件4895件,执行到位5513.69万元,贴心守护老百姓“稳稳的幸福”。加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50余份,以柔性司法促进家庭关系修复。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行为,帮助农民工及时追回“血汗钱”524.96万元。

为全力提升群众司法感受,全市法院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459人次,以庭审程序公正保障裁判实体公正。坚持以保促调、以保促执,树牢一审中心主义理念,突出服判息诉率导向,全市上诉率同比下降3.85%,申诉申请再审率同比下降1.28%,有效防止了“一案结而多案生”。

司法为民,是漯河法院始终坚守的初心。这一年,他们致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司法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为了方便群众诉讼,漯河法院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全国独家上线“审执衔接、统一立案”平台,缩短诉讼时间150余天;首创“一案一码”程序,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强化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电子送达等在线诉讼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让诉讼服务“触手可及”……这一年,全市法院进一步深化数字法院建设,全面提高诉讼服务质量。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全面推行现场立案、网上立案、容缺立案,畅通12368不立案投诉渠道,依法保障群众便捷参与诉讼,擦亮司法为民“第一道窗口”,努力办好暖民心的实事。

注重在司法裁判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引领良好社会风尚。这一年,全市法院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审理“电商侵犯模特肖像权案”,警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审理“微信朋友圈造谣案”,提醒切勿逾越言论自由的界限;审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警告帮信即“帮凶”。通过一个个小案件诠释大道理,弘扬崇德向上社会风气。

硬核举措 让生效判决“落地有声”

凌晨五点的漯河,寒风刺骨,街道寂静,召陵区人民法院的警灯此时亮起,划破夜色。该院的干警疾步穿行在楼道间,敲响失信者的家门……

2024年,漯河法院以雷霆之势亮剑执行——从酷暑烈日下汗透制服的拘传,到寒冬深夜中冻结账户的果断;从1600斤粉条抵债的“土办法”创新,到公开曝光“老赖”名单的震慑……每一次执行,都是对司法权威的捍卫;每一分案款,都是对群众期盼的回应。

2024年,执行干警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坚守“法律白条”必须清零的信念。他们在“豫剑执行”的号角声中,不断守护着公平正义。

一年来,全市法院组织“豫剑执行”集中攻坚行动114次,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54.29%,执行到位19.6亿元。联合检察、公安机关建立打击拒执犯罪长效机制,以“拒执罪”判处9人,树立法院执行权威。秉持“首次有效执行”理念,加强执行联动,与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惩戒失信被执行人,6178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为企业纾困解难,充分运用“活封活扣”“放水养鱼”等方式处置643家企业的厂房和设备,推动840件案件达成和解。审慎适用失信惩戒、限制高消费等措施,采取履行宽限期、失信惩戒预通知等措施,全市新“纳失”企业数量同比下降46.84%,严重失信企业占比下降至0.91%。坚持失信惩戒与守信激励相结合,依法为563家企业修复信用,市中级人民法院修复企业信用工作被评为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严管厚爱 淬火砺剑铸铁军

干事创业,人是关键。

把握好严管厚爱的“平衡点”,自觉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全市法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时时处处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对照、审视法院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科学制订全市法院干警年度培训计划,更加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审判实践,破解司法难题。坚决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逐项抓好省委专项巡视、市委巡察整改,推动全市法院党的政治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把握好严管厚爱的“关键点”,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实施“青蓝”工程,出台《全市法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暂行办法》,从市中级人民法院选派5名优秀法官助理到审判压力较大的基层法院帮助工作,选拔3名基层法院优秀同志挂职锻炼,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每月开展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评选活动,激励广大干警比学赶超,精进业务。扭住“抓班子、带队伍、强基层”的关键,配合组织部门选优配强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

把握好严管厚爱的“落脚点”,着力锻造优良纪律作风。坚持以严的基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身边人”违法犯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从“审判台”到“被告席”的巨大反差警示干警敬畏法纪、知所行止。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司法巡查。

同时,全市法院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真诚接受民主监督。按时办结、用心回复代表建议7件、政协提案5件,满意率100%。上门走访联络代表委员102人次,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见证执行324人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主动接受检察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956件,召开新闻发布会4场,网上公开文书1万余份。

过去的一年,漯河法院坚守“法绝不向不法让步,不惧威胁、不畏暴力,坚决守牢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铮铮誓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书写了公正司法的新篇章。

春水潮涌,奋进有为正当时。“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和市委‘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工作部署,锚定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坚持干字当头,争先出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话语铿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漯河法院人将继续忠诚履职,狠抓提质增效,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新局面贡献更多法院智慧和力量。

本版图片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版式/李树森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