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娄晓榕 包宇涵 图/本报记者 焦海洋
月湾湖公园
核心提示
2024年,西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引领下,紧密围绕市委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总体战略,坚定不移地朝着“城市经济核心区、城市建设新名片”的功能定位和“五聚”目标奋力前行。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稳进、提质、向好的良好态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篇章。
对标对表讲政治 筑牢发展压舱石
西城区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确保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思想引领不断强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集中宣讲和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进基层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确保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基层堡垒不断夯实。打牢五星支部创建根基,年内创建村(社区)三星以上支部占比达70%,争创“五星”支部数量实现零的突破,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效明显增强。在农村,休闲农旅等4条产业带初步形成,8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倍增,“田园水坑赵”“文化下魏”等十余个村庄特色示范效应明显。在社区,月湾湖、古郾等5个服务阵地“一社区一特色”,“红色代办”等服务成为西城品牌。在中宣部主办的“四个100”评选活动中,月湾湖社区成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在企业,将党组织建在项目里、建在技术团队里和产业链上,人力资源产业园、金融保险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带动灵活就业10万余人次,获得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豫南片区非公互联网党建观摩团充分肯定。
发展路径不断明晰。西城区立足 “五聚”目标和“城市经济核心区、城市建设新名片”功能定位,以做好承接行政功能疏解为契机,以万达广场、高水平高中和医院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深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难题破解、“五星”支部创建、作风转变为抓手,以党的高质量建设为保障,全力实现“五聚”目标的整体思路。这一整体思路的确定,为西城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众志成城同心干 重点工作成果丰
西城区以“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为重点突破方向,以过程管理为保障,持续发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招商开放成效显著。新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20亿元,中食数联、旅游出行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出行综合运营中心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投产率均达100%。实际使用境外资金30万美元,到位省外资金7亿元;外贸进出口额370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为西城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区领导先后赴深圳、北京、上海、泉州、杭州、郑州、西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十余次,成功举行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西城区区情说明会、匈牙利河南总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等推介活动,累计推介重点项目10个,考察对接企业85家,会见重要客商100余次,收集招商线索180余条。通过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西城区的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做深项目谋划。对标市委书记秦保强“七个围绕”新论述新要求,前瞻性谋划了智谷家园、品位西城、智慧岛科创园等重大项目,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做实项目推进。4个省、市重点项目中,中南大数据中心已完成竣工验收,万达广场开业投用,高水平医院、高水平高中即将投用。同时,中食数联、邮储银行等项目建成营业,漯周高铁西城区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三是做好项目保障。认真做好项目入库工作,扎实开展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同时紧盯项目用地需求,提前完成了平漯周高铁项目、高水平高中等重点项目土地征收工作,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
产业创新迈上新起点。西城区把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发展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方向。同时,重点发力大数据科技、金融保险、高端商贸等相关产业,以万达广场为依托,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等业态,进一步提振消费,筑牢发展支撑。万达广场仅开业一个月时间累计营业额就达1.05亿元,接待顾客331.7万人次,在全国513家万达中客流排名第一,成为引领全市消费领域的“爆点”。2024年全区新登记经营主体863户,新入库“四上”企业9家,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企业42家,集聚各类中介服务企业160余家,全年开发区内企业营业收入53亿元左右。12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1家公司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西城区的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不断提升。
城市名片展现新风采。抢抓平漯周高铁建设和融入郑州都市圈重大政策机遇,做好承接城市行政功能疏解,谋划谋深沙澧连通东西两岸土地综合开发。高质量完成城市更新项目,花溪湿地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工程(长江路段)、秋枫园、西城区排水管网疏通检测修复项目已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月湾湖西路新建工程基本完工,新改建农村公路3公里。高中、医院和万达广场等各类城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持续开展“六大周边”、城市“牛皮癣”整治等专项行动,巩固“双违”治理成效,加大高铁广场周边综合治理力度,高质量完成高铁广场提升工程,圆满完成“水韵西城·千机飞”展演活动,魅力西城精彩绽放。
全心全意惠民生 撑起群众幸福伞
聚焦关键领域,优化保障政策,丰富服务供给,让民生福祉惠及每一名群众,将幸福伞稳稳撑在百姓心上。坚持把“过紧日子”作为基本方针长期坚持,确保民生支出在支出中的优先地位。承担省定、市定民生实事全部完成,部分已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206.2%。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圆满完成夏收、秋收工作,守牢了粮食安全底线。通过开展“六清”、治理“六乱”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着力打造清洁美观、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全年优良天数220天,PM2.5和PM10同比2023年度处于改善阶段,沙澧河及环城水系水质稳定达标,水绿生态底色不断厚植。逐步解决问题楼盘,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法定债务风险全部化解,“降(额)、缓(批)、停(建)”一批低效项目,房产闲置基本全面消除,土地闲置已按时间节点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不间断开展拉网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发现的问题隐患均已完成整改。以“防风险、守底线”护航行动为中心,深化“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及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西城区将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以发展为笔、以实干为墨,在这片发展的沃土上描绘绚丽的画卷、书写辉煌的篇章。
配置丰富功能齐全的西城区
版式/李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