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锚定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加强,在服务大局中持续提升,全面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项工作被评为全省人大系统“出彩工作”,是全省唯一连续三年有2项工作获奖的省辖市;在全省党委领导支持人大工作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领先、持续领先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主要工作
1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
★持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年共组织集体学习17次、专题研讨8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247人次,参观市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文化馆等96人次,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人大工作的实际成效。
★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自觉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认真落实市委交办的重要任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圆满实现党委人事安排意图。
★倾力服务全市中心大局。聚焦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找准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着力点,高质量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更好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
始终坚持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重要作用,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切实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全力助推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持续采取“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模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对市发展改革委等12个政府组成部门开展评议询问,有力助推全市“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批批先进。守好国有资产“家底子”和人民群众“钱袋子”,更好助力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力助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听取审议全市研发投入暨创新平台建设情况报告,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围绕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开展专项视察,做优做精“四大文化”品牌,致力将文旅文创产业打造成漯河新的支柱产业。跟踪督办《漯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议意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空间保障。
★全力助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监督,省人大常委会对我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听取审议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情况报告,跟踪督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双减”政策等审议意见。深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对市定10件20项民生实事持续加强跟踪督办。
3
始终坚持立良法保善治,有效护航更高水平法治漯河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支撑改革、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健全完善立法机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全面落实《漯河市地方立法程序规定》,认真做好立法选题、牵头起草、组织协调、审议把关等方面工作。
★全面提高立法质量。制定出台《漯河市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漯河市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条例(草案)》进行一审。目前,已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15部,是全省制定地方性法规最多的设区市之一。
★深入推进法规实施。听取审议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法院执行等工作情况报告,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接收报备规范性文件45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5件次336人次,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
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漯河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尽责,进一步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扎实开展代表履职活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接待走访群众3.5万多名,收集意见建议2167条,推动解决问题1346件。
★深化拓展代表履职平台。在高标准建成338个代表联络站点基础上,把联络站点向产业化拓展,设立19个产业联系点,设立16个特色代表小组、15个专业代表小组。我市代表联络站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持续优化代表履职服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包县区,常委会组成人员常态化、全覆盖联系基层人大代表293人次。注重代表能力提升,共举办代表培训班27期,培训代表3689人次。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所提249件建议均已办结。
5
始终坚持“四个机关”定位,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着力打造让市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自觉扛稳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常委会及机关党的建设;自觉锤炼过硬本领,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学政策、强理论、钻业务、提能力;自觉提升工作效能,推动常委会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2025年主要任务
市人大常委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按照省委“四高四争先”和市委“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要求,锚定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依法履职尽责,奋勇争先出彩,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大各项工作更好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高站位把牢正确方向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按照市委指示要求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高质量推进法治建设
★深入开展“小切口”精准立法,制定出台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条例、贾湖遗址保护条例,加快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围绕电梯安全管理、城区停车管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立法调研。持续抓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开展涉农类规范性文件专项审查,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法院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等情况报告。
高效能服务中心大局
★持续抓好计划执行、预决算审查、审计工作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政府债务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监督,听取审议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产教融合等工作情况报告,跟踪督办深入推进“三个一批”、“三个五百亿”、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建议落实情况。听取审议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养老助餐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时代侨务等工作情况报告,持续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跟踪督办实施《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审议意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
高水平发挥代表作用
★巩固提升、持续深化“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规范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高标准建设“四个机关”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文/本报记者 齐国霞 版式/ 柏淑华 李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