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星期

乡风文明展新颜 和美乡村入画来


■本报记者 孙 震

2月6日(正月初九),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黄赵村农家书屋里,几名村民正陪着孩子一起朗诵古诗。孩子们时而交流学习心得,时而讨论诗句含义。

黄赵村的农家书屋设置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有50余平方米,摆放着绘本、历史名著、农技知识等书籍2000余册。

“春节期间书屋正常开放,村民可以带着孩子来这里阅读。”黄赵村党支部书记黄会军告诉记者。该村用阅读赋能乡村振兴,用书香助力乡风文明,引导群众学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从市级文明村到省级文明村,再到全国文明村镇,近年来,黄赵村的变化有目共睹。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庭院、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一张张文体活动的照片……漫步村内,记者感受到黄赵村宜居宜业、乡风文明。

“为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我们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黄会军说。

2019年,黄赵村填平村委会东边的荒坑,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设置篮球场、老年人健身区等。

2021年,黄赵村多方筹措资金,建成2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设村史馆、农家书屋、儿童之家、卫生室等。

黄赵村高标准硬化、绿化、美化村内道路,道路硬化率达100%,主干道两侧绿化率达100%。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环境美”到“行为美”,在扮靓“面子”的同时,黄赵村更注重“里子”的提升。

为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黄赵村打造了文化长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亲文化、廉政文化等,成立文艺表演队、腰鼓队、广场舞队,配备服装、道具等,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演出;组织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形成孝老敬贤、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今年75岁的刘秀鸾勤劳能干,淳朴善良,注重言传身教,和儿媳相处亲如母女。

“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但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刘秀鸾说,儿子和儿媳平时工作特别忙,她把家里的活儿都承担下来,让他们专心学习、安心工作。儿子和儿媳偶尔闹矛盾,她从不偏袒儿子。等双方心平气和后,她再问原因、解疙瘩。

在黄赵村像这样和睦的家庭有很多,他们用质朴的言行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文明的美丽画卷。如今的黄赵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