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雪茵 见习记者 徐斐斐)2月13日,2025年全市对外开放、“双招双推”暨“六职”招商工作动员会召开,贯彻落实全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精神,总结盘点工作成效,查摆分析问题不足,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动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为保持全面领先、持续领先良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市委书记秦保强出席并讲话。市长黄钫主持。市领导常英敏、刘耀军、周剑、周新民参加。
会议观看了2024年“六职”招商考核纪实片;常英敏、周剑总结讲评了2024年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安排部署了2025年有关工作;部分县区(功能区)、驻地招商工作组、重点企业作了典型发言。
秦保强充分肯定了2024年全市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指出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在促进投资、提升服务、扩大开放、人才招引、优化环境上综合施策,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市产业基座不断夯实,外向型经济持续壮大,开放合作“朋友圈”覆盖更广,对外开放软实力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对于做好2025年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秦保强强调,一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增强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紧迫感责任感。深刻认识到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治要求,是各地拼抢区域竞争新优势的“主阵地”,是我市保持全面领先、持续领先态势的宝贵经验,是我市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能级壮大的最大潜力,进一步树牢开放发展理念,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要系统观念、战略思维,坚定不移走好高水平开放之路。坚持“对内+对外”一起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东南亚、中亚、日韩等国家的交流,拓展与“一带一路”、RCEP国家的合作贸易,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闽东南等区域的合作,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培育外贸新动能。坚持“枢纽+通道”一起抓,利用河南食品科创园、漯河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漯河港、食博会等高能级平台,拓展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等平台功能,申建漯河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新平台,融入全省空、陆、网、海、数“五条丝绸之路”,进入京东、抖音等头部电商销售网络,汇聚资源、畅通通道,带动产业发展、产品销售扩大、城市美誉度提升。坚持“线上+线下”一起抓,鼓励企业线上线下互联、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全渠道布局。坚持“形象+内涵”一起抓,展现“现代、典雅、清新、活力”的城市风格,擦亮“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城市品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和专家人才。三要突出创新、抓住重点,开创高水平开放新局面。各县区(功能区)要结合功能定位,坚持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运用“五种形态”“两种模式”开展招商,育新机开新局。要开展实验室招商。推动中原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技术成果、中试资源等开放共享,吸引国际国内知名食品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关注实验室、使用实验室,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在漯河落地;利用实验室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合作的企业资源,推动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吸引合作企业投资漯河;用好食品产业科创基金和容错免责机制,市县联动推动一批科研成果、人才项目就地孵化。要开展食博会和漯河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品牌招商。紧盯头部企业、重点品牌,用心用情反复对接洽谈,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要开展新业态招商。围绕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五聚”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关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高端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并重,招引一批区域综合中心、区域结算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研发、物流、销售、电商等新业态。要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招商。深化重点企业、重点园区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合作,强化智能化场景开发应用,以场景引技术、引团队、引产业。要开展运营团队招商。围绕民生项目、文旅项目等,吸引有实力、有情怀的高水平运营团队入驻,提升运营效益。要运用“产业+研发+人才”招商模式。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产业培育,形成“产业养人才、人才促创新、创新反哺产业”的闭环。要运用“龙头+集聚+集群”招商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四要强化组织领导,夯实高水平开放的坚强保障。压紧压实责任,坚持招商引资周例会,落实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和“指挥部+工作专班”推进机制,以健全完善的机制确保工作见行见效;营造优良环境,构建宽容失败的人才创新环境和氛围,打造宜居宜业优美环境,提高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严格考核奖惩,在攻坚一线考核使用干部,在项目谋划、招引、建设、运营中检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倒逼干部担当作为、为全市大局作贡献。各县区(功能区)要立足发展定位,聚焦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狠抓落实、实干争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黄钫强调,要出实招、重实效,持续激发“双招双推”新动能。坚持抓新不放旧,在新招引项目的同时,对去年的签约项目要加快落地开工,进一步完善机制推动责任落实,不断提升“六职”招商工作质效;聚焦赋能产业发展、补齐短板弱项、科技创新平台等重点,善于利用政策性资金精准谋划招引项目;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引育高层次人才,营造用人单位与优秀人才双向奔赴的良好格局。要引进来、走出去,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融入郑州都市圈,注重与周边县区联动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培育“食全食美、漯在其中”区域公共品牌和豫中南数字产融平台,加快发展电商直播,建强国际食品合作产业园,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发展临港经济,建设特色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加速产品“出海”步伐,打造高层次开放枢纽;大力培育会展经济,探索发展首发经济、品牌经济,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要添动力、增活力,持续打造赋能发展的“三种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法治的关系,做深做实“万人助万企”活动,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围绕“11+8”产业链,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依托中原食品实验室,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团队资源,强化互联网流量思维培育爆品,打造融通的创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