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星期

奏响时代强音 绘就奋进画卷
——我市2024年新闻外宣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晓甫

2024年,市委、市政府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系统推进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

如何向外界讲好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故事、呈现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精彩蝶变,新闻外宣工作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去年以来,全市新闻外宣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用心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漯河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素材、生动实践,建机制、集众智,策划重大主题报道,以全媒体传播体系传播漯河好声音,全面展示了现代化漯河全面领先、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

在数量上突破——去年先后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4.1万余篇(条),发稿总量居全省第六位。其中,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要央媒重点栏目发稿1395篇(条),在《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主要省媒重点栏目发稿2800余篇(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年供稿量同比增长27.4%,推送的国际传播作品《这里是漯河》出圈出彩,全网点击量超2000万人次。

在质量上提升——去年《人民日报》刊发我市报道25篇,其中3篇为头版位置报道,稿件分量和数量创历史新高。《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用好》《河南临颍县做实做细保障工作——服务企业助生产》等报道被省委宣传部全网推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推出我市报道191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17条,4分钟以上专题报道2期,40分钟以上专题节目1期。去年2月份,央视9次报道漯河,其中《新闻联播》3次。去年6月13日、7月17日、8月31日,央视分别一天3次推出我市报道。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要领导的靠前指挥,离不开中央、省直主要媒体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全市新闻宣传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态势很好,可持续发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出力’新举措,‘出新’特色点,‘出彩’好形象。”阅完去年第19期《漯河新闻动态》的《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日报分别推出漯河重点报道》一文后,市委书记秦保强充分肯定新闻外宣工作成绩,为下步工作指明方向。

紧贴中心工作 全面生动传播 成就一大批精品力作

纵横凌云笔,沙澧涌春潮。

“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具体体现在哪儿?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各行业、各战线上涌现出哪些动人故事?全市新闻宣传战线紧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直主要媒体的重要版面、重点栏目,找准漯河中心工作的亮点、出彩点,及时跟进、精心策划,成就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推动漯河“好声音”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围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与漯河的结合点是什么?漯河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食品产业为主导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有力体现是什么?中原食品实验室。

对此,全市新闻宣传战线迅速行动,深入中原食品实验室蹲点调研,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并积极将相关新闻线索向上级媒体推送。去年3月22日,《经济日报》刊发《“创新大脑”带动产业升级——河南漯河市食品产业调查》整版报道。去年4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发我市重磅专题报道《走出实验室的“新质生产力”》,报道时长近9分钟。去年5月16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报道《河南漯河:添“新”变“绿”,提升发展含“金”量》。去年5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推出中原食品实验室相关英文报道。

围绕文化点亮城市、文旅提振消费促进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市委主要领导在2024年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要强化创新创意,塑造文旅品牌,推动文旅文创产业向优向新成支柱。为此,全市新闻宣传工作者深入景区、乡镇一线,深挖我市“四大文化”创新创造创意,先后推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河上街景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等多次报道千机飞“只有漯河”。去年10月2日,《经济日报》头版刊发假期热点见闻系列报道之一《胡辣汤里的红火生意》,《河南日报》推出《漯河:文旅异彩为高质量发展添新彩》整版报道。千机飞“只有漯河”、万灯迎宾映沙澧等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围绕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2024年8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位置推出《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报道,讲述我市召陵区高标准农田管护经验做法。去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四年,漯河市有啥好经验?宣传部门通过梳理发现郾城区在全省率先推出“防贫保”的做法,迅速组织人员到农户家中和相关部门跟进采访。2024年12月6日《人民日报》二版头题报道了郾城区的经验做法。

食博会是我市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主要平台。去年,市委宣传部邀请人民日报社等30多家央媒以及《香港商报》、《香港大公文汇报》、凤凰网等港澳媒体和十多家省级重点媒体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平台报道食博会开幕盛况,央视新闻频道单条报道食博会开幕和食博会重要经济信息发布情况,各级各类媒体推出相关稿件5900余篇(条),其中省级以上主要媒体共刊播相关重点报道500余篇(条),全媒体平台累计浏览量超过9100万。

坚持人民至上 锚定主流媒体 提升思想舆论引导力

一幅农民画,蕴含万千气象。

去年10月,漯河市舞阳农民画作品《希望的田野——舞阳农民画》多语种出版入选第五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去年11月,2024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入选名单公布,《希望的田野——舞阳农民画》多语种出版成功入选,成为国际文化合作优秀项目。

舞阳农民画屡屡走出国门、漯河文化成功变现,离不开央媒、省媒和市级媒体全方位、深层次的报道:《看!舞阳土里“长”出了啥》《河南舞阳:农民画为乡村振兴添彩》等一批重磅稿件被新华社、《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刊发,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迅速发酵,激发我市一大批农民画家深入田间地头,拿起画笔讴歌新时代,描绘美好未来。

在“十四五”关键年、收官战的重要节点,尤为需要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激发昂扬向上的拼搏劲头、营造正气充盈的舆论氛围。

对此,市委宣传部先后开展“探文旅促消费”央媒看漯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奋进中的漯河”等中央、省级媒体集中采访活动4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围绕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等,推出相关报道近400篇(条)。

引发强烈反响 聚民心提士气 激发干事创业新豪情

一篇篇文章、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在央媒省媒上不断刊发、播出并被转载,在我市各界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登上了《科技日报》等央媒,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市场话语权。”漯河市恒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供应链副总经理闵星星在朋友圈里积极转载相关报道。

“公司被人民网、《河南日报》等多家央媒、省媒报道,树立了良好形象,我们的信心更足了。”河南益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人民日报》这一篇报道非常有分量,充分展示了我市智慧农业的发展成效。又在头版刊发,很不容易。”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云少华表示。

主旋律唱响了凝聚民心的正能量,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转化为全市合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漯河篇章的磅礴伟力。

“中央主要媒体、全省各级各类媒体推出一大批强底气、提士气、展形象的宣传报道,多视角展示全市上下奋力攻坚、全力突破的生动实践和火热场景,有力提振了发展信心,持续释放良好预期。”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榜样的正能量也在漯河不断汇聚。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赵国锁和管网维修工人刘涛暴雨中甘做“人形警示牌”的动人故事被央媒省媒和市级媒体报道后,全市迅速掀起了向榜样学习的热潮。

如何打赢“十四五”收官战?今年,我市新闻外宣工作将继续紧扣宣传工作主题主线,突出思想武装、突出结果导向、突出求实求效、突出统筹谋划、突出长效机制,一体推进正面报道、舆论引导、舆情应对、阵地和队伍建设管理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合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新局面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