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肖
“今年春节,俺村纯手工生产的拇指生煎包、香糯大麻团、网红小面筋等速食产品非常畅销,深受消费者喜爱。”2月21日,郾城区李集镇潘付刘村的中食汇聚食品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将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冷冻食品发往全国各地。
潘付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新华告诉记者,该食品加工厂2022年10月建成投产,总投资500万元。村里以厂房入股、占股20%,集体经济年增收30余万元。“为了让产品口感更好,建厂初期我们还邀请中原食品实验室专家帮忙调配面粉比例,同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村企合作效果也很好。目前,公司现有在职员工300余人。”赵新华说。
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吸引乡贤返乡投资,入股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开展生产经营……近年来,潘付刘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选准主导产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7万元到如今30余万元的增长,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解决潘付刘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用地空缺、参与主体单一、资金短缺等问题,李集镇党委加大支持力度,将老村室改建为洪月食品加工厂、废弃学校的教学楼改造为办公用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投资400余万元,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以土地、厂房入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组建“村两委+党员+志愿者”的义务施工队,开展院子清理整平、屋顶重新铺设、围墙新添补缺等工作,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该村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积极交流对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到加工厂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业务培训,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长期合作发展局面。积极探索“互联网+产品”模式,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潘付刘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建设文体活动广场4座、绿化游园约1200平方米、平整浇筑水泥路面约7500平方米、新增村内路灯30盏;解决村里闲散劳动力400余人次,其中长期在厂工作人员260余人,人均收入4000元~7000元,推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